在建筑工地上,因管理不善工人發生工傷事故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了拿到賠償,工人要盡快的申請工傷認定。這是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法定程序。而有些工人并未和單位簽署勞動合同,這時就要申請確認勞動關系仲裁,那么先申請勞動關系對工傷有影響不?下面我們聽聽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先申請勞動關系對工傷有影響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條、《工傷保險條例》第五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勞動行政部門在工傷認定程序中,具有認定受到傷害的職工與企業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的職權。”這說明,勞動法律法規為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設定了在工傷認定程序中確認勞動關系的職權,這種職權是伴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設立而來的,是固有職權。
工傷的主體是特定的,只能是勞動關系中的一方當事人,即勞動者。如果勞動者不能成為勞動關系中的一方當事人,則失去了工傷認定的主體條件。勞動關系的確定是勞動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首要的工作程序,若不能確認勞動關系,則受傷職工所受的傷害就不能稱之為工傷,而只能是人身傷害。《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明確規定了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事故傷害的調查權,這不僅僅是調查存在事故傷害的事實,更重要的是,首先得確認受傷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若不存在勞動關系,則也不存在事故傷害的調查核實。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是多久?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通過小編的簡單介紹,大家應該對先申請勞動關系對工傷有影響不這個問題有了答案。申請勞動關系認定和工傷認定是不沖突的。按照程序,應該是先申請確認勞動關系,然后進行工傷認定。這里需要注意,這兩個事情是由不同部門負責的,確認勞動關系屬于仲裁委員會的范圍,而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來做的。
超過工傷認定期限怎么處理?
員工個人如何申請工傷認定
2020年工傷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不良資產后能否再轉讓
2020-11-13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公共交通意外傷害保險
2021-02-02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