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的特點是什么
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在過失心理狀態下實施的犯罪。
其特點有:
(1)在認識因素上,表現為行為人對危害后果的發生雖然應當預見但實際上并未預見到,或只是預見到在他看來并非現實的可能性。
(2)在意志因素上,表現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是希望也不是放任,而是排斥、反對的心理狀態,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能夠避免結果發生的主觀錯誤心理支配下的過失行為導致了結果的發生。
(3)在主觀惡性上,過失犯罪遠小于故意犯罪。
二、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A.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 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C.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根據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無論是自然人還是單位,均可能可能成立過失犯罪。但是目前,我國。刑法規定的單位過失犯罪不多,主要有勞動安全事故罪,建設工程質量事故罪,教育設施管理責任事故罪,消防管理責任事故罪和為他人提供書號出版淫穢書刊罪。一般情況下,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時刑法才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是表現在主觀意志上,而是體現在客觀效果上。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允許離婚的六個條件有哪些
2021-01-31怎么撤銷掛名股東
2020-11-12著作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6民事上保證的效力是如何的
2020-11-23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強制執行
2020-12-14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法定繼承時遺產如何分配
2021-01-24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