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所說的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是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一般會以簽署勞動合同的形式約束雙方的行為,保護各方的權益,也會約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情形。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依舊存在勞動糾紛,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什么方式解決勞動爭議?
一、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什么方式解決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是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因實現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引起的糾紛。
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供訴訟。
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45日內作出,案情復雜可以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5日。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勞動爭議處理途徑的具體理解
第一,協商。勞動爭議發生后,尤其是工傷待遇爭議發生后,雙方當事人應當首先進行協商,以達成解決方案。這是最為常見的、也往往是雙方都容易接受的。事實上,矛盾不太尖銳的工傷待遇爭議,常常都是以這個程序來解決的。對職工來講,尤其要注意使用協商的方式解決糾紛,因為發生工傷的職工,往往還要在該用人單位工作,如果過分強調用訴訟的方式解決問題,可能會為今后的工作帶來不便。當然,我們并不是說要對用人單位作不恰當的妥協,而是想要強調,協商是雙方最易接受,效果也最好的方式。
第二,調解。就是企業調解委員會對本單位發生的勞動爭議進行調解。從法律、法規的規定看,這并不是必經的程序。但它對于勞動爭議的解決卻起到很大作用,特別是對希望繼續留在本單位工作的職工來說,能夠通過調解來解決勞動爭議,也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選擇。
第三,仲裁。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根據規定,當事人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書之起7日內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內結束。對于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報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但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30日。需要強調的是,仲裁是勞動爭議處理的必經程序。就是說,當事人未經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訴訟。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則依據民事訴訟法和勞動法等的規定,受理和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期限為6個月,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當事人如果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可以提起上訴,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當事人必須執行。
這也是一般勞動糾紛的解決順序。為了緩解司法壓力,在發生勞動糾紛后,需要雙方先就賠償事宜進行協商,此種辦法是最為簡單,也是最節約成本的方式。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離婚程序
2021-03-05隱名股東身份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1-10在交貨期間無力履行合同怎么救濟
2021-02-13房東悄悄賣房租客是否有優先購買權
2021-02-26違法強拆農村房屋的賠償規定有哪些
2021-03-22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怎么區分借婚姻索取財物與買賣婚姻
2021-01-04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