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相比處于弱勢地位,故而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了一些法律規范,在勞動者的權益受到侵害后,可以憑借這些一句得到賠償。就目前勞動市場上來說,存在諸如勞動關系不明確而導致職員受工傷后無法進行認定等問題,那么,該如何解決此類勞動關系不明確帶來的問題?
一、如何解決勞動關系不明確帶來的問題?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二、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有哪些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通過以下證據,可以認定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三、事實勞動關系的確認的規定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勞動法規定的用人單位主體資格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干問題的意見》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對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給予了明確的規定,第一條規定了“‘個體經濟組織’是指一般雇工在七人以下的個體工商戶”,第二條規定: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規定應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組織可以成為勞動法上的用工主體資格。
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做為事實勞動者應為:A、是從年滿16周歲開始的。《勞動法》第十五條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年滿十六周歲的公民才具有勞動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才能行使自己的勞動權利和承擔勞動義務。它晚于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但早于公民的行為能力。B、由本人依法行使。 C、某些工種如井下工作、繁重體力勞動等對未成年勞動者和婦女有所限制。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當然,該規章制度必須是依法程序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并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3、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勞動法上的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給付勞動報酬,而由勞動者提供職業性的勞動所形成的法律關系。勞動法律關系特點鐵電之一:主體雙方的地位是平等性,勞動者為單位提供了勞動,用人單位必須支付工資報酬。否則就不成其為勞動關系,如果發生糾紛,是民法調整的范圍。
4、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該點體現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長久合作關系,即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必須達到一定的期限,否則就是一般的雇傭關系。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上述能證明事實勞動關系的5項證據中,雖然都具備單獨成立的條件,但是有些情況下,“孤證”的效力要打些折扣,所以,勞動者應當盡可能多地提供相關證據,使其成為“證據鏈”相互印證,那么它的效力就大大增加了。在上面的5項證據中,第一次把“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列為有效證據,這對勞動者來說,是非常有利的。比如你有了其他證據中的一項“孤證”,再加上同事的證言,那么就有力得多了。
有職員無法進行工傷鑒定,在企業改制時,也容易面臨下崗,且不能得到經濟補償。對于此類勞動關系不明確帶來的問題,相關單位也提出來一些解決的辦法。根據這些解決辦法的規定,要想解決勞動糾紛,首先需要對勞動關系進行認定,各申請認定者,需要承擔舉證責任。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是民法嗎
2021-02-24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夫妻財產約定效力的相關規定
2021-02-10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辦理車輛理賠
2021-01-04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承包合同只有一方簽字算欺詐
2020-12-10公司拆遷補償款稅收優惠嗎
2021-02-08新農村建設拆遷補償時,是按面積補償還是人口補償
2020-12-07在租房的時候遇到拆遷有沒有補償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