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為人過失犯罪有既遂嗎?
有的,過失犯罪也會存在既遂的,只要犯罪嫌疑人的過失行為造成犯罪結果的發(fā)生,就會構成犯罪既遂。通說認為,過失犯都是結果犯,發(fā)生結果才成立犯罪,故過失犯沒有未遂成立的余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五條 【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guī)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 【犯罪未遂】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過失犯罪的分類是怎樣的?
1、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
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懷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fā)生。
2、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
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fā)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應當預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
犯罪既遂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會由人民檢察院進行審查起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親告罪,即法定的“不告不理”的五種犯罪,包括重婚罪、誹謗罪等,是直接由受害人自己向人民法院進行起訴的,法院對于犯罪的行為人可以決定對其進行判刑或者是免除處罰。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0-11-14驅逐出境還可以入境嗎
2021-03-14法定社區(qū)戒毒的期限幾年
2021-03-23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著作權人的種類及著作權的內容
2021-01-17新三板定向增發(fā)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法院民事調解離婚別人會知道嗎
2021-02-24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什么是職業(yè)病,哪些職業(yè)容易患職業(yè)病
2021-03-07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大理洱源發(fā)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