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刑罰的區別是什么?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是犯罪中止。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犯罪預備的概念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三、犯罪中止的概念
刑法第24條第一款規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
犯罪中止的特征:
1、必須是在犯罪預備過程中或犯罪實行過程中放棄犯罪,這是犯罪中止的前提條件;
2、必須是主動放棄犯罪(自動性是實質條件);
3、必須是徹底放棄犯罪。
在當代社會,對于不同種類的犯罪行為進行處理是一種正確的體現,但是同時需要了解到的是同一種犯罪行為有可能也是會有不同處理的,比如說在不同的階段導致的行為的發生,最常見的兩種就是犯罪預備階段以及犯罪中止狀態。
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跟蹤是犯罪預備還是犯罪未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空殼公司違法嗎
2020-11-28公司被政府收購要什么條件
2020-11-27事故自行協商賠償協議
2020-12-16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2021-03-04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