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第一條指出,“資產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資產損失,包括現金損失,存款損失,壞賬損失,貸款損失,股權投資損失,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被盜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甲企業債權損失能否稅前扣除,關鍵要看是否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88號)規定,下列股權和債權不得確認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損失:
(一)債務人或者擔保人有經濟償還能力,不論何種原因,未按期償還的企業債權;
(二)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各種形式、借口逃廢或者懸空的企業債權;
(三)行政干預逃廢或者懸空的企業債權;
(四)企業未向債務人和擔保人追償的債權;
(五)企業發生非經營活動的債權;
(六)國家規定可以從事貸款業務以外的企業因資金直接拆借而發生的損失;
(七)其他不應當核銷的企業債權和股權。由于甲企業不屬于可以從事貸款業務的企業,因此甲企業的該項業務如發生在2009年,那么甲企業發生的23萬元債權損失均不得扣除。
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中已明確廢止了國稅發[2009]88號文件,并作出新的規定:
(一)債務人或者擔保人有經濟償還能力,未按期償還的企業債權;
(二)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各種形式、借口逃廢或懸空的企業債權;
(三)行政干預逃廢或懸空的企業債權;
(四)企業未向債務人和擔保人追償的債權;
(五)企業發生非經營活動的債權;
(六)其他不應當核銷的企業債權和股權。
可見,甲企業借給乙企業不收利息的10萬元債權,與取得應稅收入無關,屬于非經營活動的債權,發生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而甲企業借給乙企業收取利息的20萬元債權,屬于債權投資,由于《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已在不得扣除的債權損失中取消“國家規定可以從事貸款業務以外的企業因資金直接拆借而發生的損失”,故該項債權投資損失可在稅前扣除,即甲企業可在稅前扣除的債權投資損失=23÷30×20=15.33(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洋鉆機平臺能不能向海里處置含油工業垃圾
2021-01-15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AA制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注意事項
2020-12-20離婚扶養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