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8日,黃某向廖某借款3萬元,并出具了借條,約定借款期限為一年,還款期限為2009年5月28日,由石某提供連帶責任擔保,保證期間為還款日起兩年。借款到期后,黃某不知去向,廖某于2009年12月21日向保證人石某催收借款,因石某也未能聯系上黃某,石某便不同意償還借款。2011年12月10日,廖某起訴至法院,要求黃某、石某償還借款3萬元。本案中,廖某要求黃某償還借款是否超過訴訟時效,即廖某向保證人石某主張債權的效力是否及于債務人黃某
【分歧】
關于廖某要求黃某償還借款是否超過訴訟時效,廖某向保證人石某主張債權的效力是否及于債務人黃某,有三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因是主合同,擔保合同是從合同,主債務超過訴訟時效,必然導致從債務也超過訴訟時效,故廖某要求黃某、石某償還借款勝訴權均已喪失。
第二種觀點認為,主張債權應當在訴訟時效期間內,超過訴訟時效將得不到法律上的支持。廖某在訴訟時效內僅向石某主張債權,而未向黃某主張債權,故廖某僅可以要求石某承擔責任。
第三種觀點認為,債權人對保證人主張債權的效力及于債務人,故廖某在保證期間內向保證人石某主張債權,其效力及于債務人黃某,廖某要求黃某償還借款沒有超過訴訟時效。
【管析】
律霸網小編同意第三種觀點,理由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七十三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權利人向債務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或者財產代管人主張權利的,可以認定訴訟時效中斷。”根據該條規定,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保證人主張權利,不僅對保證人的訴訟時效中斷,而且對債務人的訴訟時效也發生中斷。本案中,廖某在保證期間內向保證人石某催還借款,其對保證人石某及債務人黃某的訴訟時效同時發生中斷,故廖某對黃某及石某主張償還借款的訴求均得到法律的支持,黃某并沒有因不知去向而不須償還借款。事實上,法律作此規定無疑是為了充分保護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否則,債務能輕易免除,債權人的權益將難以得到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有工傷嗎
2021-02-20涉外撫養范圍包括什么
2021-01-29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分紅保險問答
2020-12-12承包的土地可以領取糧補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