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雙方可以協議放棄探望權嗎
離婚雙方是不可以協議放棄探望權的。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親或母親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這是處理父母子女關系和子女撫養糾紛的基本原則。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的撫養不僅僅是一種權利,同時也是一種義務,而且,這種權利和義務不是離婚雙方之間可以自由處分的權利義務。因此,涉及未成年子女切身利益的權利義務內容,如探望權等,離婚雙方是不能作任意處置的,即使進行了處置,這種處置也是沒有法律效力的。離婚后,父母對子女的權利義務性質上沒有發生改變,只不過雙方行使這種權利義務的方式有所不同,即: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是通過具體和直接的照顧、教育等撫養行為來實現和履行其對子女的撫養權利和義務;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對子女的撫養權利和撫養義務,則主要通過探望和負擔撫養費等方式來實現和履行。因此,離婚雙方是無權通過協議方式自行放棄對子女的探望權的。不僅如此,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對對方實現和履行對子女的撫養權利義務行為還應當提供必要的協助。
另外,從婚姻法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規定的措辭來看,探望權只能依照法定程序由法院中止,不存在可以由離婚雙方協議放棄的可能。
不遵守離婚協議的約定,非撫養方頻繁探望子女,撫養方提出異議的,應如何處理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實踐中,離異后的父或母頻繁探望子女,或違反探望的約定或規定會見子女,以致干擾了子女的正常生活,影響其身心健康。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在下列4種情形下,未成年子女及其監護人可以向法院請求中止父或母探望的權利:
(1)患有嚴重精神病或者烈性傳染性疾病的;
(2)對子女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子女的;
(3)探望權人與子女關系嚴重惡化,子女堅決拒絕探望的;
(4)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應當中止其探望權的事由。
如果非直接撫養方違反協議,頻繁探望子女,且事實上影響了子女的身心健康,雙方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直接撫養方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中止對方的探望權。但是,如果非直接撫養方改正其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探望行為的,經法院確認可以恢復其探望子女的權利。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上述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房屋裝修合同前注意事項
2020-12-04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予立案,可以就此事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2-19車輛與狗碰撞屬交通事故嗎
2020-12-03夫妻房屋贈與有效嗎
2021-03-12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2020-11-14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保險理賠需要出示哪些材料
2021-01-26土地網拍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3拆遷安置房糾紛時效有期限要求嗎
2020-12-11拆遷補償權是否有時效的限制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