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作為犯罪都是間接故意?
不作為犯罪不一定是間接故意犯罪的。
不作為犯罪與間接故意犯罪是兩個不同層面的概念,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不作為犯罪可以是直接故意犯罪,也可以是間接故意犯罪,還可以是過失犯罪。
犯罪客觀方面的危害行為可以分為作為和不作為,以不作為方式實施犯罪的稱為不作為犯罪。不作為犯罪的核心是行為人行為違反了法律的命令規范,即“應為而不為”,它是與作為犯罪相對的概念,而與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沒有直接關聯。
間接故意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危害結果的發生,卻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是犯罪主觀方面的內容。判斷間接故意關鍵在于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意識因素和意志因素,它是與直接故意相對的概念,而與行為人客觀行為方式沒有直接關聯。
不作為犯罪與間接故意犯罪是兩個不同層面的概念,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不作為犯罪可以是直接故意犯罪,也可以是間接故意犯罪,還可以是過失犯罪。
二、不作為犯罪的特征
(一)違反法律直接規定。是指《刑法》有直接規定的罪名,才構成犯罪,即罪刑法定原則:“法無規定不為罪”,嚴禁“類推”。以《刑法》確定罪名為準。
(二)負有法定義務。是指法律規定行為人具有作為義務而不作為的行為。
例如;母親拒絕嬰兒喂奶,造成嬰兒死亡的。屬于不作為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 【遺棄罪】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拒絕履行的行為。是能夠有條件作為,而拒絕履行作為的行為。
《刑法》第四百四十五條 【戰時拒不救治傷病軍人罪】戰時在救護治療職位上,有條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傷病軍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傷病軍人重殘、死亡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要達到情節嚴重或情節惡劣的行為。
綜合上面所說的,不作為犯罪的存在就是沒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責任,從而導致了犯罪,但這種行為也不能直接判為間接故意的行為,這種情形也會有其它的因素存在,所以,執法人員在處理的時候就會結合實際的情況來,讓違法者受到應有的處罰。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不作為犯罪的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房屋買賣糾紛法院怎么判
2020-12-12本村人宅基地拆遷糾紛怎么維權
2021-02-21留置物消滅的法律效果
2020-11-24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企業拆遷要求土地置換時應考慮什么因素?
2020-11-19修建機場拆遷房屋由哪級政府審批
2020-12-31離婚后,拆遷房屋及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0-12-19征地拆遷中最有效的維權方法是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