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迫交易罪會判緩刑嗎?
強迫交易罪有可能會判緩刑,強迫交易行為要構成犯罪,需要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指的是其非法獲利數額較大,多次強迫交易、社會影響惡劣的、強迫交易嚴重擾亂市場的情況。
根據我國《刑法》第226條的規定,強迫交易行為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如果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要按照前面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由此我們看來,構成強迫交易罪,如果情節特別嚴重,最高刑罰可以達到7年。
二、強迫交易行為怎么認定?
自愿自主交易,不違背市場理性經濟人的意愿進行交易活動,是當今市場經濟良好發展的前提。但是市場上魚龍混雜,更是有人懷著唯利是圖的目的而不顧市場規則的制約,肆意破壞市場秩序。那么,究竟什么是強迫交易行為呢?根據我國《刑法》第226條之規定,強迫交易行為,指的是以暴力、威脅手段而實施強迫他人交易的行為并且情節嚴重的行為。很明顯,這種行為是違背當事人的主觀意志而強迫其作出交易的行為。
在司法實踐中,強迫交易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強買強賣商品的。所謂強買強賣,是指違背購買者或者出售者的意愿,以高價或者低價進行交易,或者在對方不情愿作交易的情況下強迫要求達成交易行為。這種情況多發于雙方地位不平等的市場交易中。
2、強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務的。所謂服務,指的是具有正規的營業性服務,比如住宿、運輸、餐飲、維修等。對于強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務時,這個“他人”一般應是在從事商品的營利性服務的工作,而不能是沒從事此類服務的人。
3、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投標、拍賣的;這種情況是在投標或拍賣時多發的,一般是同是競標人或競拍者,但一方為了中標或中拍,而使用威脅或暴力手段強迫另一方放棄或者配合其行為,以達到一定目的的行為。
4、強迫他人轉讓或者收購公司、企業的股份、債券或者其他資產的;
5、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特定的經營活動的。這種情況也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多發的,常常體現為倚強凌弱,通過一定的脅迫手段迫使退出或參加經營活動,同樣要求是違背當事人的意志。
在當代社會可能很多的人員對于強迫交易的罪名并不是特別的了解,實際上交易活動必須要本著自愿自由的原則來進行,如果強迫他人的話,情節較為嚴重的將會構成該罪名,并且該罪名一旦構成的話,符合緩刑也是可以判處緩刑的。
犯了強迫交易罪可以取保嗎?
強迫交易罪立案標準
強迫交易罪追訴標準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自訴案件的受案范圍有什么
2021-02-04被侵權人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0-11-20自然災害死亡由誰賠償
2021-03-08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1-01-21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安全責任事故保險拒賠的理由
2020-11-11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怎樣選擇理想的保險公司?
2021-01-24私自出售閑散土地怎么處理
2020-11-12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買房過程中有哪些情況可以合理解約
2021-02-27關于拆遷起沖突一男子身亡的刑事糾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