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是可以分為幾類進行審理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
1、疏忽大意過失的定義
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危害結果的心理態度。
2、它的兩個特點:
(1)行為人對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應當預見,即有預見的義務。法律只對有可能預見的人提出預見的義務。
(2)行為人因就忽大意而沒有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
(二)過于自信的過失
1、過于自信過失的定義
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危害結果的心理態度。
2、它的兩個特點:
(1)行為人已經預見到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對危害結果的預見,包括預見到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和可能產生什么樣的危害結果。
(2)行為人輕信自己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
二、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的區別
疏忽大意的過失事先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沒有預見,所以又稱無認識的過失;過于自信的過失事先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有所預見,故又稱有認識的過失。
過失犯罪相關知識:
(一)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的異同
二者的相似點:都預見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都不是希望危害結果發生。
二者的不同點:
(1)對危害結果發生的認識程度有所不同,根據刑法的規定,過于自信的過失是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間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結果。可見,間接故意的認識程度較高。
(2)對危害結果所持的態度不同。過于自信的過失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否定態度,危害結果的發生,是違背行為人意愿的。
這類人員在審理的過程中,應積極的對這類人員的行為和意念進行判決。如因為犯罪者主觀造成的傷害,沒有蓄意意圖的,案件的影響較清的。相關的辦案機關應對這類人員予以輕判,確保這類人員的實際合法權益進行判決。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單位犯罪有過失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創文章侵權如何賠償
2020-12-26如何認定行政執法過錯情節
2021-02-23工傷一年多沒申請怎么處理
2020-12-17合同解約定金退還時間是多久
2020-12-15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電梯發生安全事故應該找誰負責
2021-02-02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入職協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