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條例上過失犯罪是否有主觀惡性
過失犯罪的行為人是不具有主觀惡性的,用通俗的話闡述就是行為人根本就沒有想到會導致損害結果,那還何談其具有主觀惡性呢?進一步來說,過失犯罪是在導致了一定的危害結果后才被懲處的,故其屬于結果犯的范疇。其規范的并不是行為人的思想,而是對其過失導致的損害后果以及不好的社會影響進行規范,也即是常言所說的,對不好的后果有個交代。
根據《刑法》第15條規定,過失犯罪是存在兩種情況的:第一種是過于自信,以為自己能夠避免損害結果發生,但是損害結果依然發生了,第二種是疏忽大意,本來盡到足夠的注意義務,或是正常思維邏輯下即可發現或預見到損害后果的,卻因為自己的疏忽、馬虎而導致損害結果的發生。
二,形式
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2、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三,特征
1、在客觀上已經發生法定的危害社會的結果;
2、主觀上存在過失。至于如何判斷行為人是否應該預見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最主要的是根據案件的具體體現,認真查明和分析行為人的年齡、教育程度、專門知識、工作經驗、技術水平、擔任的職務、所負的責任等,綜合全面考慮,進行正確判斷。
四,構成要件
1、行為人主觀上必須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根本否定態度。
2、行為必須發生了危害結果,從刑法分則的規定看,這些結果一般都是較為嚴重的結果。刑法第330條和第332條除外(由于過失犯罪是結果犯,只有特定結果發生了,才成立犯罪)。
3、必須有處罰該類過失犯罪的分則明確規定。
過失犯罪的情況需要自己注意具體的解決方式,當事人肯定需要按照有關程序進行,否則問題的處理就會有著不少的阻力,因為存在協商處理的過程,只要自己把握住,那么自己的權益保障就不會有著太多司法程序的介入,只要對方放棄即可,自己需要留意。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什么是過失犯罪
放火罪屬于過失犯罪嗎 放火罪該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侵權公民監督
2021-01-16如何為精神病人確定監護人?
2020-11-30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