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哪些方面界定受賄與借款?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借為名向他人索取財物,或者非法收受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應當認定為受賄。具體認定時,不能僅僅看是否有書面借款手續,應當根據以下因素綜合判定:
1、有無正當、合理的借款事由;
2、款項的去向;
3、雙方平時關系如何、有無經濟往來;
4、出借方是否要求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其謀取利益;
5、借款后是否有歸還的意思表示及行為;
6、是否有歸還的能力;
7、未歸還的原因;等等。
二、貪污受賄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對貪污罪、受賄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應當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金;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應當并處二十萬元以上犯罪數額二倍以下的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應當并處五十萬元以上犯罪數額二倍以下的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對刑法規定并處罰金的其他貪污賄賂犯罪,應當在十萬元以上犯罪數額二倍以下判處罰金。
三、受賄罪的客觀表現是什么?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職務上主管、負責或者承辦某項公共事務的權利所形成的便利條件。受賄罪的行為方式有兩種:
1、索賄。即行為人在公務活動中主動向他人索取財物。
2、收受賄賂。即行為人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并為他人謀取利益。謀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當利益,也可以是正當利益。主動索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比被動受賄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因此《刑法》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就構成受賄,而不要求行為人有為他人謀取利益這個條件。
綜上所述,國家工作人員借款并不都構成受賄犯罪,界定兩者區別,可以從借款去向、用途、是否有償還能力及償還意愿,或者看出借方是否要求不當利益等。如果以索賄的名義借款,則構成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會被立案偵查。
受賄罪最新量刑標準 ,刑法修正(九)受賄罪的量刑標準修改了哪些
受賄罪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么
受賄罪刑法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地干活喝酒誤傷工友需賠償嗎
2020-11-17幾年的加班費都沒發,到勞動部門仲裁可以有額外補償嗎
2020-12-12行政賠償訴訟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8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2020-12-05誤傷工友公司賠償還是當事人賠償
2021-03-16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未經村民同意便將礦私自承包給別人違法嗎
2021-01-23內部承包合同有何效力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