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異同點是什么?
過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相同點在于兩者都是犯罪行為,不同點在于以下三個方面,
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A.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 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C.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中國刑法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
(2)過于自信的過失。即行為人預見了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輕信能夠避免,實際上又未能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犯罪,刑法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2、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二、過失犯罪的基本特征
1、在客觀上已經發生法定的危害社會的結果;
2、主觀上存在過失。至于如何判斷行為人是否應該預見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最主要的是根據案件的具體體現,認真查明和分析行為人的年齡、教育程度、專門知識、工作經驗、技術水平、擔任的職務、所負的責任等,綜合全面考慮,進行正確判斷。
在現代社會當中,所有的犯罪行為都需要進行一定的處罰,但是同時這也并不意味著所有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都是一樣的,因為必須要區別當事人的主觀意圖,對于過失和故意犯罪處罰力度有著顯著差異,過失的處罰肯定比故意要輕微。
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態有哪些?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共同故意犯罪條件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產財產包含抵押財產嗎
2021-01-08醉酒駕車撞死人判幾年
2020-12-25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拖欠工程款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1-01-24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2-12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定是什么
2020-12-04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找拆遷公司談判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