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下交付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是什么?
兩者的適用范圍和判罰情況都是不同的,控制下交付是偵查機關發現了犯罪,可以不當場抓獲,而是對其加以充分的監控,讓其在監控下繼續實施,當犯罪行為又觸及到其他有關犯罪嫌疑人時,再將其捕獲的偵查方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犯罪中止的特征
(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第一,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第二,中止行為既可以作為的形式實施,也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第三,中止行為以不發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但這種結果,是行為人主觀追求的和行為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三)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四)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對于控制下交付的相關情況,一般是在涉及到需要當場抓獲的犯罪案件時實施,而對于犯罪中止,則一般是由于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事實的過程中,遇到其它原因導致犯罪事實無法繼續實施的情況,具體情況下都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
非法拘禁罪共同犯罪中止如何認定?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商標是否無效
2020-11-12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侵占罪與盜竊罪有哪些不同,侵占罪告訴處理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4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車上人員責任險建議買嗎
2021-01-24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什么方式流轉
2020-11-16集體土地流轉用于非農建設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5拆遷安置合同中,都要有哪些內容
2021-01-26拆遷獲得的回遷房有公攤嗎
2021-01-04宅基地證在拆遷中怎么補償
2020-11-27房屋沒證拆遷的具體事項
2020-11-21解讀: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
2021-02-14專家提醒廣州慎重對待三舊改造 不要操之過急
2020-12-11拆遷獎勵夠高,協議就一定能簽嗎
2020-12-07征地過程中“一書四方案”應該公開嗎
2020-12-27農村征地賠償標準批文
2020-12-30國家對于舊城改造有哪些方面的政策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