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根據目前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法律上根本就沒有臨時工的用人說法。目前法律認可以用工方式有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勞務派遣三種用工方式。
2、所謂的全日制用工,指的是每天在公司工作不少于8小時,與用人單人位簽訂勞動合同的雇傭關系。
3、所謂的非全日制用工,指的是每天工作小于或等于4小時且不能超過4小時的用工方式。
4、所謂的勞務派遣指的是勞動者與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再由勞務派遣公司與用人單位簽訂用工派遣協議,目前很多外資或大型企業都采用這種用工方式,目的是減少用人風險。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臨時工的概念。用臨時工的說法實際是錯誤的,應當叫勞務派遣工。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一個單位的勞務派遣工不能超過用工總數量的10%。
5、現在很多用人單位打著臨時工的旗號招人,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從而想逃避法律責任。但實際上是逃避不掉的。如果用人單位沒有與派遣公司合作而是自己直接招聘所謂的臨時工,是要承擔勞動法規定的所有法律責任。
6、所以說辭退的臨時工無論是派遣工還是自己單位直接招聘的肯定都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除非在試用期內證明其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可以不用支付。)具體支付標準參照勞動合同法規定。
法律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七十一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作為臨時工的你,要了解這些法律條例,了解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滯納金能免除嗎
2020-11-29高空拋物致人受傷的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12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的定義
2021-03-02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龍卷風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