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的聚眾擾亂秩序罪,其實也就是指《刑法》中規定的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結合相關法律中的規定,對于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情節嚴重造成重大損失的,可能涉嫌犯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雖然擾亂了社會秩序,但是情節并不嚴重,未造成重大損失,不犯本罪。也就是說,情節是否嚴重是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罪與非罪分界線。那么,構成聚眾擾亂秩序罪怎么判刑處罰呢?律霸小編馬上在下文中為你詳細解答這個問題。
一、什么叫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
(一)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概念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是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
(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構成特征
1、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秩序。這里所說的社會秩序不是廣義的一般的社會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圍內的社會秩序,具體是指國家機關與人民團體的工作秩序,企業單位的生產與營業秩序,事業單位的教學與科研秩序。
2、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以聚眾的方式擾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正?;顒樱率蛊涔ぷ?、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
3、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但是只懲罰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
4、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行為人往往企圖通過這種擾亂活動,制造事端,給機關、單位與團體施加壓力,以實現自己的某種無理要求或者借機發泄不滿情緒。
二、聚眾擾亂秩序罪怎么判刑處罰
犯本罪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從《刑法》的量刑標準,我們知道聚眾擾亂秩序罪怎么判刑處罰。值得一提的是,成立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構成本罪需要情節嚴重,行為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不犯本罪;其次,本罪只懲罰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其他參與人員不認為是犯罪;再次,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出于故意,過失不構成本罪。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么處理?
剝奪政治權利期間再犯罪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鑒定是否在醫療期內
2021-02-02房屋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0-12-30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保險如何避免巨災風險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