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只有在單位安排員工加班的情況,才是需要支付加班工資的。自然要是員工自己主動在下班之后留下來加班的話,這樣的情況下是不能向單位主張加班工資。那需要支付加班工資,這個加班工資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呢?詳細內容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加班工資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二、索要加班費應當如何舉證
關于加班費的舉證,員工主張加班應提供存在加班事實的基本證據,員工提供出公司存在加班事實的基本證據后,具體關于加班事實的舉證責任,根據2008年5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做出了特別規定,“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也就是說,與勞動仲裁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其實我國法律中是早就作出了統一規定的,即不允許單位與勞動者私自協商約定加班工資的標準,這也是出于對勞動者利益考慮,避免單位肆意損害勞動者的合法利益。而要是遇到單位安排加班但不支付加班工資的情況,可以采取法律措施來進行維權。
勞動法加班費規定是怎樣的?加班工資怎么計算?
關于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的法律規定
不定時工作制加班工資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套房政策認定標準
2021-01-22服刑人員可以登記選民嗎
2021-02-12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法院分割財產要多久
2021-02-09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及解除后果是什么
2021-01-18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客體是什么意思
2021-01-27房地產公司拆遷補償款多少
2020-11-25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費用
2020-12-10不是在宅基地上建的房子,拆遷時能得到補償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