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國家是一個法治國家,社會也是一個法治社會,我們身邊處處都有法律來保護我們的權益,但是有些人觸犯了法律之后卻害怕承擔法律責任,這在法律中有一個代名詞,就是畏罪潛逃,眾所周知,畏罪潛逃的罪責是很大的,那么到底畏罪潛逃意思是什么?
一、到底畏罪潛逃意思是什么?
畏罪潛逃,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以后,害怕被追究刑事責任、受到制裁而逃走,逃避法律追究。按照我國目前《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畏罪潛逃是不會增加刑期的,因為,犯罪嫌疑人犯罪以后,處于逃避法律追究,潛逃是人之常情,因此,不能將畏罪潛逃作為加重刑事處罰的條件。對對于投案自首,法律規定是會減輕或者免除刑事處罰的。
畏罪潛逃不是量刑的情節(潛逃期間繼續違法犯罪的除外),一般不作量刑或從重處罰的依據。但潛逃后自首的依法還是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犯罪較輕的甚至還可以免除處罰。
二、參考法律條文: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六十一條 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第六十七條 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第七十二條 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續執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所以說當一個人觸犯了法律,不管是否是故意的,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千萬不要因為害怕而畏罪潛逃,如果犯了法之后,能夠有清晰的意識到公安局自首,還會被減刑,從輕發落。
包庇罪司法解釋是什么,與相關犯罪怎么界定
搶劫罪一般判多少年
盜竊罪無罪辯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解除公司股東身份
2020-11-29不動產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2-28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黨員受到刑事處罰如何黨內處理
2020-12-04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保險受益權的轉讓
2020-11-27虛假林木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2-07荒山種植承包合同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