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自己的行為是犯罪的罪犯通常都會有自己只要堅持不認罪就不會被定罪的僥幸心理,尤其是在國家機關沒有切實掌握能夠將其定罪的證據(jù)的時候就更容易被罪犯利用這個時機,但實際上已經(jīng)作出的大多數(shù)判決都是在沒有罪犯認罪情況下做出的,那么,是否罪犯不認罪可以判其有罪?
一、是否罪犯不認罪可以判其有罪?
犯罪嫌疑人不認罪的,不會影響法院依法判決。
重證據(jù)不輕信口供是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雖然沒有取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口供的,但有證據(jù)證明被告人已經(jīng)構成犯罪,應受刑事處罰的,法院仍根據(jù)根據(jù)其它犯罪證據(jù)對被告人進行判刑。
《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jù),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jù)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jù)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jù)證明;
(二)據(jù)以定案的證據(jù)均經(jīng)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jù),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這個屬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庭審中拒不供認犯罪事實,僥幸逃避法律制裁,無悔罪表現(xiàn),亦酌定從重處罰。
《刑法》第六十二條規(guī)定:我國法律對于非犯罪情節(jié)從重處罰只有法定從重處罰,不存在酌定從重處罰。
根據(jù)《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的說明,酌定情節(jié)可以分為從寬情節(jié)和從嚴情節(jié),并不存在從重情節(jié)。
我國法律對非犯罪情節(jié)需要酌定從重的,如累犯、毒品再犯、國家安全累犯等均以明文形式進行了規(guī)定,即一切非犯罪從重情節(jié)均為法定,不存在酌定形式。我國法律未授予法官擬制法律的權利,因此非犯罪情節(jié)從重處罰不存在法定以外情況。
“拒不認罪,從重處罰”違背憲法和法律保障辯護權的目的。憲法和法律保障被告人辯護權的目的在于“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從而做到打擊犯罪和保障人權并重。
是否罪犯不認罪可以判其有罪?綜上所述,法院對于這種已經(jīng)面臨判決卻依然堅持自己沒有任何犯罪行為的罪犯是可以直接根據(jù)已有的客觀證據(jù)來追究其責任并將其定刑的,罪犯沒有在國家給機會的時候主動承認就相當于失去了減刑的可能性。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中財產保全的適用情形
2021-02-26商標侵權經(jīng)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如何判斷商標侵權行為怎么認定
2021-01-29公安局賬戶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3交通占主要責任能否視為工傷
2021-01-08私人租地合同協(xié)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哪些婚姻關系視為無效婚姻
2021-02-21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
2020-11-18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xiàn)
2021-03-08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公房拆遷如何計算補償,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1-29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方案都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01城市房屋拆遷有哪些補償項目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