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雖然要求我們不能侵犯或者傷害別人,但是在面臨即將發生自己身上的侵害的特殊情況下采取了合理的防御措施是被法律所允許的,只要不超過最低的傷害限度就不會被認定為是違法犯罪行為。那么,被害人面對侵害正當防衛怎么判斷?
一、面對侵害正當防衛怎么判斷?
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五個要件:
1、必須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權利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實施的。這種不法侵害可能是針對國家、集體的,也可能是針對自然人的;可能是對本人的,也可能是針對他人的;可能是侵害人身權利,也可能是侵害財產或其他權利,只要是為了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實施的行為,即符合本要件。
2、必須有不法侵害行為發生。所謂“不法侵害”,指對某種權利或利益的侵害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為,也包括其違法的侵害行為。
3、必須是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避免危害結果發生,因此,不法侵害必須是正在進行的,而不是尚未開始,或者已實施完畢,或者實施者確已自動停止。否則,就是防衛不適時,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4、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即正當防衛行為不能對沒有實施不法侵害行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屬)造成損害。
5、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正當防衛是有益于社會的合法行為,應受一定限度的制約,即正當防衛應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為限。另一方面,不法侵害往往是突然襲擊,防衛人往往沒有防備,驟然臨之,情況緊急,精神高度緊張。一般在實施防衛行為的當時很難迅速判明不法侵害的確實意圖的危險程度,也沒有條件準確選擇一種恰當的防衛方式、工具和強度來進行防衛。因此,只要不是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都應當屬于正當防衛。
二、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法律設定正當防衛是為了讓被害人能夠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對不法侵害作出合理的防御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但是這不代表被害人就以正當防衛為借口去反過來傷害加害人。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侵害名譽權賠償多少錢,侵犯名譽權怎么賠償
人格權包括哪些內容,侵害人格權有什么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0-12-06一個人可以辦兩份租賃合同嗎
2021-02-03房產公證費用的計算標準
2020-11-13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合同保全有哪些功能
2021-02-25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追償的
2021-01-03公眾責任險的作用有哪些呢
2020-11-17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