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關于非法集資的各類消息報道屢次見諸于各大媒體,從這些非法集資的案例來看,無不是打著吸收存款、理財產品、基金保險、股權債權投資等合法旗號,拉著明星名人、社會名流、政府官員增加公信力,但再美麗的謊言也會有被戳破的一天,等到案件事發,最受傷害的往往是那些普通的集資參與者,為此,國家加大了對非法集資行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那么,非法集資怎么認定呢?
非法集資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是指違反金融管理法律規定,采用公共或者變相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或者變相吸收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的行為,其中有幾個比較典型罪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欺詐發行公司股票債券罪、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等,對于非法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只有行為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用于貨幣資本的經營(如發放貸款),才能認定擾亂金融秩序,才能以本罪論處,還有學者認為應該以融資目的來判斷是否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如果融資的目的是用于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則不能定性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而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騙取集資款,數額較大的行為。股權眾籌最有可能觸犯的是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這個罪名立案追訴的標準為:
1、發行數額在50萬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擅自發行致使30人以上的投資者購買了股票、公司、企業債券;
3、不能及時清退清償的;
4、其他嚴重情形的。
事實上,擅自發行公司股票和企業債券罪當時出臺時眾籌等新經濟形態尚未出現,這個罪就是以維護金融管理秩序作為目的,它在法理上與股權投資沖突的地方在于,股權投資是一種投資行為,投資可能取得收益也可能虧損,在上市之前退出渠道有限,按公司法的精神是應該和公司一起共度難關的,如果在公司虧損的情況下強行規定讓發起人或公司回購,這無疑增加了發行人或公司的資金壓力,是違背民商法精神的。
綜上所述,關于非法集資怎么認定的問題,非法集資是多種犯罪類型的總稱,具體可分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擅自發行股票債券罪等,其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認定關鍵要看犯罪人是否將集資資金用于金融資本運營、危害金融秩序穩定,非法集資罪的認定要看犯罪人的犯罪目的是否為非法占有、犯罪手段是否為詐騙,而擅自發行股票債券罪則有著清晰明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認定標準。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期間發生糾紛勞動者怎么維權
2021-02-03水土保持行政許可依據和范圍有哪些
2020-11-10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集體所有土地轉讓的類型有哪些
2020-12-08房屋拆遷航拍圖幾年拍一次
2021-02-09成都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費用是多少
2021-02-25拆遷的話是戶口分開好還是不分好
2021-02-09拆遷戶被法院強制執行拆遷怎么辦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