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妨害公務罪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特別是公安干警的正常執法活動受到暴力阻礙,群眾利益受到不正當侵害的情形呈多發態勢。但是這些妨害公務的行為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根據刑法對本罪的規定,一般妨害公務罪是如何認定的呢?詳細內容請從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妨害公務罪是如何認定的
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依法執行職務,或者在自然災害中和突發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或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雖未使用暴力,但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1、劃清妨害公務罪與人民群眾抵制國家工作人員違法亂紀行為的界限。極少數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過程中,假公濟私,濫用職權,違法亂紀,損害群眾的利益,引起公憤,群眾對之進行抵制、斗爭是應當支持、引導的。
2、劃清妨害公務罪與人民群眾因提出合理要求,或者對政策不理解或者態度生硬而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發生爭吵、圍攻頂撞、糾纏行為的界限。群眾圍攻、頂撞國家工作人員,通常是由于群眾對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宣布的某項政策、決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見,向國家工作人員提出質問,要求說明、解釋、答復、由于情緒偏激、態度不冷靜、方法不得當而形成的對國家工作人員的圍攻、頂撞行為。在圍攻、頂撞過程中,常伴有威脅性語言和類似暴力的推擦、拉扯行為,在客觀上妨害了公務。
二、妨害公務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從妨害公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看,“暴力、威脅”和“依法執行公務”是構成妨害公務罪的重要條件。因此,在審查妨害公務案件過程中應從把握“暴力、威脅”、“依法執行公務”行為等三方面入手。
一是審查行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脅方法”。法律只規定了觸犯妨害公務罪的必要條件是行為人實施了暴力、威脅方法,但“暴力”達到什么程度才構成妨害公務罪,我國刑法在條文上未明確規定,也未有相關的司法解釋,這就需要辦案人在對法律和政策的理解上持有公正、合理、嚴謹的執法態度。
“暴力”行為,至少應造成對方(執行公務的人員)人身傷害的后果,或雖未造成人身傷害但在社會上造成嚴重的政治影響。倘若行為人沒有使用暴力,只是謾罵、吵鬧、推搡等輕微行為,或雖使用暴力,對執行公務有一定妨害,但未對執行公務人員造成人身傷害的后果,不能認定構成妨害公務罪;公安機關執法人員在處理民事糾紛時,一方行為人不服執法人員的執法方式而與之發生沖突的案件或處理行為人酒后滋事,對其進行管理時發生沖突的案件,行為人所使用的暴力并不是針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公務活動的,而是泄憤或報復等目的,也不宜按妨害公務罪處理;行為人使用暴力,造成執行公務人員人身傷害輕微傷后果,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社會危害性較大的,可認定構成妨害公務罪。
二是審查被妨害公務的執法人員是否嚴格依照法律執行公務。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八十二條、八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對需要傳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接受調查的,使用傳喚證傳喚,對現場發現的違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并在詢問筆錄中注明違法犯罪嫌疑人到案經過、到案時間和離開時間,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或其家屬。
實踐中,有時公安機關在辦案過程中即使執行公務的內容合法,但執行的形式不合法,也很難說這是“依法執行公務”,因此筆者認為即使這時行為人實施了妨害公務的行為,也不應認定構成妨害公務罪。
三是審查認定中應注重復核證據。妨害公務案件中的證據主要是證人證言、受侵害人的陳述、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而受侵害人的陳述大都千篇一律,僅憑這些證據很難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因此,檢察機關在審查證據的過程中,應對受侵害人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必要時應對證人的證言進行復核,重新詢問受到不法侵害的執法人員。沒有現場群眾的證言,沒有非利害關系人的證詞,只有公安機關一家證據和犯罪嫌疑人供述的,不應輕易定罪。
閱讀了上述文字之后,關于妨害公務罪是如何認定的問題大家應該也有所了解了吧。如果認定行為人構成妨害公務罪的話,在一般犯罪情節下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但是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公務活動,造成公務人員重傷、死亡的,按照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妨害公務罪最高會判多久
妨害公共安全罪指的是什么?
妨礙公務罪量刑標準是什么?妨害公務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楊勇軍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山東統河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原濟南軍區空軍法律顧問處主任、司法辦主任,空軍優秀律師,中共黨員,曾任濟南軍區空軍法律顧問處主任、濟南軍區空軍政治部司法辦主任,擔任多個機關事業單位法律顧問,多次參與重大建設項目合同審查,在軍隊期間每年帶領法律骨干深入基層部隊開展法制教育,本人多次被空軍表彰為“優秀律師”,多次被市、區司法行政部門評為優秀律師,所領導的法律顧問處多次被空軍評為“先進法律顧問處”。已有十多年執業經歷,涉及民事、刑事、行政等各類案件,法律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曾在中國軍法、山東法制報、法制與社會、天涯論壇、今日頭條等多家報刊網絡發表文章。
結婚沒有結婚證離婚彩禮錢能要回嗎
2021-02-11用盜版ps做商用算侵權嗎
2021-03-19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什么人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20土地流轉補償費怎么規定
2021-03-24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和標準是什么
2021-01-10如何書寫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呢
2021-01-01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簽訂主體及范圍有哪些
2020-11-09拆遷安置房有房產證嗎可以進行買賣交易嗎
2021-01-15經適房和拆遷房的聯系
2021-02-26舊城改造致民房開裂拆遷企業須承擔全責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