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秩序的建立和發展,合同的影響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普遍,越來越重要,但伴隨著經濟交往的大量增加,合同詐騙犯罪活動更加猖獗。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證市場交易安全,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我國規定了合同詐騙罪。那么具體來說應該怎么判斷合同詐騙罪?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怎么判斷合同詐騙罪
1、犯罪構成
(1)本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對經濟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權。本罪的對象是公私財物。
(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3)本罪的主體,個人或單位均可構成。犯本罪的個人是一般主體,犯本罪的單位是任何單位。
(4)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
2、區分合同詐騙犯罪與合同糾紛。要劃清它們的界限,大體有三種情形:
(1)內容真實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有實際履行能力的前提下簽訂的合同。這種合同的簽訂,表明了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進行經濟往來的真實意思,并非旨在詐騙他人錢財,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精神,即使合同簽訂后沒有得到完全的履行,也不屬于詐騙犯罪。但是,有的行為人以有限的履約能力和他人簽訂大大超過履約能力的合同,就另當別論了。以超出自己履約能力的合同簽訂后,行為人積極落實貨源,設法履行合同,即使最終沒有完全履約,也不能認定為詐騙罪。但若行為人在合同簽訂后,并沒有設法履行合同,就有故意詐騙他人財物的企圖了,此時就應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2)內容半真半假的合同。就是那種行為人只具有某種履行合同的意向,就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其內容帶有半真半假的性質。這類合同客觀上已經具備部分履約的可能性,但要受到許多條件的制約。如果行為人有履約意圖,客觀上也為履行合同作積極努力,最后因種種客觀原因未能履行合同,不能認定為詐騙犯罪。相反,如果行為人借有部分履約能力之名行詐騙之實,沒有為合同的進一步履行做出努力,就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了。
(3)內容完全虛假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完全沒有履約能力情況下簽訂的合同。行為人在主觀上就沒有準備履行合同,占有他人財物的動機明顯,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但行為人主觀上無長期占有他人財物的意圖,只是想臨時借用,待將來有收益后再行歸還對方的,一般不宜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二、認定合同詐騙罪的標準是什么
認定合同詐騙罪的重點在于準確認定合同詐騙行為,即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行為。合同詐騙行為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種方式:
1、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
2、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這里所稱的票據,主要指能作為擔保憑證的金融票據,即匯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謂其他產權證明,包括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能證明動產、不動產的各種有效證明文件。
3、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里所說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簽訂、履行經濟合同過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種方法以外,以經濟合同為手段、以騙取合同約定的由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擔保財物為目的的一切手段。
律霸小編就為大家解答到此。實踐中,行為人觸犯合同詐騙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而要是涉及到的數額巨大或者存在其他嚴重情節的話,此時將會在3-10年有期徒刑之間追究刑事責任。我國《刑法》對合同詐騙罪規定的最高處罰為無期徒刑,也就是說在構成合同詐騙罪的情況下是不能對罪犯處死刑的。
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在哪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遇到以租代征怎么辦
2021-01-29賠償委員會的組成
2021-01-15建立農村水污染受害者社會救助機制
2020-12-04房屋被別人做了擔保怎么辦
2020-11-29經濟糾紛會異地審理嗎
2021-03-25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保險合同期滿誰能領保險金
2020-12-06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土地出讓金和土地使用稅有什么區別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