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詐騙罪指的是采取詐騙公司財產的手段非法籌集資金的犯罪行為,一般最低處以三年以下,最高處以無期徒刑。對于詐騙未遂的情形,刑法也有具體的規定。現如今的集資詐騙手段多種多樣,按受害者以老年人居多且多數案件因為犯罪者已經揮霍錢款無法追回。2017集資詐騙判決書是怎樣的?以下是判決書示例:
一、判決書示例
XX省XX市XX區人民法院
(2016)X0902刑初461號
公訴機關XX市XX區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銀某,化名“盤總”,男,1981年11月15日出生,漢族,XX省XX市人,中專文化,無業,住XX省XX市。因涉嫌集資詐騙罪,于2016年6月13日被XX市公安局XX區分局刑事拘留,同年7月19日經XX市XX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次日由XX市公安局XX區分局執行。現羈押于XX市第一看守所。
辯護人胡某,XX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吳某,化名“李某”,男,1985年10月12日出生,漢族,XX省X縣人,大專文化,無業,住XX省佼縣。因涉嫌集資詐騙罪,于2016年6月28日被XX市公安局XX區分局刑事拘留,同年7月19日經XX市XX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次日由XX市公安局XX區分局執行。現羈押于XX市第一看守所。
辯護人譚某,XX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黃某,男,1968年10月8日出生,漢族,XX省XX市人,初中文化,無業,住XX省X市XX區。因涉嫌集資詐騙罪,于2016年3月22日被XX市公安局XX區分局刑事拘留,同年4月14日經XX市XX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次日由XX市公安局XX區分局執行。現羈押于XX市第一看守所。
XX市XX區人民檢察院以XX檢刑訴(2016)384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犯集資詐騙罪,于2016年12月12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3月1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XX市XX區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戴某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銀某及其辯護人胡某,被告人吳劉某及其辯護人譚某,被告人黃某到庭參加了訴訟。2017年3月2日,經XX市中級人民法院批準延長審理期限三個月。現已審理終結。
公訴機關指控:2015年9月14日,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伙同陳某(另案處理)等人為實施非法集資犯罪,在XX市工商局注冊成立XX有限公司,并租用XX大道XX寫字樓XX室作為公司辦公地點。對外宣稱被告人黃小麗為XX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長、XX省XX市XX縣XX董事長,被告人銀某化名“盤總”為XX有限公司經理,被告人吳劉某化名“李某”為XX有限公司行政經理,負責公司日常事務,陳某化名“江某”為XX有限公司經理,聘用陳某、魏某、杜某等人為公司服務人員。同時,被告人銀某等人雇傭數名使用虛假身份的“業務員”,以XX業需要擴大規模為由,采取散發傳單、組織召開推介會、贈送禮品并許諾每月返還1.1%-2.4%高額利息等形式吸引他人參與集資。期間,被告人黃某多次以XX有限公司、XX省XX市XX縣XX業董事長身份出席公司的開業剪彩和茶話會活動。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等人采取上述手段誘騙被害人劉某(女,1945年11月8日出生)、畢某(女,1944年7月12日出生)、金某(1940年5月21日出生)等多名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簽訂投資合同,騙取巨額資金予以瓜分后解散公司成員潛逃。截止案發,公安機關共查獲82份借款合同、63名被害人,涉案金額高達人民幣144.5萬元。
為了證實上述指控,公訴機關提供了如下證據:
1、借款合同、收據、租賃合同、投資人本息明細表、抓獲經過、企業信息查詢資料、銀行賬戶查詢明細、現場相片、戶籍信息、辦案說明等書證;
2、證人陳某、魏某、杜某、肖某、邵某、張某1等人的證言;
3、被害人劉某、畢某、金某等63人的陳述;
4、辨認筆錄、搜查筆錄;
5、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的供述和辯解。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以非法占有為目,采取注冊公司實施非法集資詐騙,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之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集資詐騙罪追究三被告人的刑事責任。
被告人銀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及犯罪事實沒有異議。
辯護人的辯護意見是:
1、對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銀某犯集資詐騙罪的罪名無異議,對犯罪事實有異議,
起訴書認定“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伙同陳某(另案處理)等人為實施非法集資犯罪,在XX市工商局注冊成立湖北孝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缺乏證據;
起訴書認定“被告人銀勇文等人雇傭數名使用虛假身份的業務員”同樣缺乏證據;
起訴書認定“截止案發、公安機關共查獲82份借款合同,63名被害人、涉案金額高達人民幣144.5萬元”也缺乏相應的證據證實,因只有借款合同,沒有借款的收條和原件;
本案贓款144.5萬元的去向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以上四部分事實不清也直接影響到法院對每個被告人的定罪量刑。
2、本案集資詐騙不應定為個人集資詐騙,應定為單位集資詐騙,其理由為受害人均認為借款的主體為單位即XX生物。3.被告人當庭認罪且分贓七八萬元。綜上建議對被告人銀某從輕處罰。
被告人吳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及犯罪事實均有異議,辯解其未參與詐騙犯罪行為。
辯護人的辯護意見是:對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吳某犯集資詐騙罪的罪名及犯罪事實有異議,認為被告人吳某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觀上也未實施犯罪行為,故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吳某犯集資詐騙罪不成立。
被告人黃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及犯罪事實沒有異議。
經審理查明:2015年9月14日,被告人銀某、黃某伙同陳某(另案處理)等人為實施非法集資犯罪,在XX市工商局注冊成立XX有限公司,并租用XX大道XX寫字樓XX室作為公司辦公地點。對外宣稱被告人黃某為XX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長、XX省X市XX縣XX業董事長,被告人銀某化名“盤總”為XX有限公司經理,陳某化名“江某”為XX有限公司經理。聘用陳某、魏某、杜某等人為公司服務人員。公司成立后,被告人吳某受被告人銀某邀請化名“李某”擔任XX有限公司行政經理,負責公司日常事務。同時,被告人銀某等人雇傭數名業務員以XX業需要擴大規模為由,采取散發傳單、組織召開推介會、贈送禮品并許諾每月返還1.1%-2.4%高額利息等形式吸引他人參與集資。期間,被告人黃某多次以XX有限公司、XX省XX市XX縣XX業董事長身份出席公司的開業剪彩和茶話會活動。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等人采取上述手段誘騙被害人劉某(女,1945年11月8日出生)、畢某(女,1944年7月12日出生)、金某(1940年5月21日出生)等多名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簽訂投資合同,騙取巨額資金予以瓜分后解散公司成員潛逃。截止案發,公安機關共查獲82份借款合同,涉及66名被害人,涉案金額達人民幣143萬元。
另查明,2016年3月17日,XX市公安局XX分局決定對黃某強制隔離戒毒二年。
上述事實,有下列證據予以證實:
1、被害人劉某1、吳某1、徐某1、金某、朱某、畢某、楊某1、鄧某、曹某1、姬某、李某2、應貞、吳某2、陳某3、劉某2、方某2、肖某2、尹某1、張某2、劉某3、周某1、米某、胡某1、方某3、管某、尹某2、楊某2、楊某3、付某1、喬某、陳某4、徐某2、郝某1、田某1金、李某3、嚴某、姚某、白某1、徐某3、吳某3、白某2、曹某2、李某4、薛某、李某5、艾某、周某2、張某3、曹某3、蔡某、胡某2、葛某、曾某、向某、王某1、江某2、田某2、郝某2、王某2、楊某4、付某2、孫某、張某4、谷某、潘某、易某的陳述,證明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間,XX有限公司以月利率1.1%-2.4%高額利息的形式騙取上述66人資金136萬元的事實;
2、證人陳某的證言,證明其于2015年9月應聘到XX有限公司作財務工作,黃某是公司董事長,但很少來公司,“江某”負責人事,“盤總”負責財務,李某是總經理;該公司主要針對老頭、老太太發傳單,吸引他們到公司投資,實際上公司不做資金流水,又不做賬目,誰投資多少,該拿多少利息,什么時候付息,公司運營費多少,都不做記錄及其私下記錄了投資人本息明細的事實;
3、證人魏某、杜某的證言,證明二人在XX有限公司做前臺接待工作,公司聘請有多名業務員的事實;
4、證人肖某的證言,證明其將位于XX市X路XX號商鋪租給XX有限公司使用的事實;
5、證人張某的證言,證明其于2015年12月11日到XX有限公司位于XX市XX路清水鴨脖店打工,該店真正標有清水鴨脖的只有兩盒,其余的都是XX本地的;
6、證人邵某的證言,證明其經營的XX縣XX業沒有設置分支機構,在XX也沒有業務合作的事實;
7、證人陳某的辨認筆錄,證明被告人銀某是XX有限公司“盤總”,黃某是該公司董事長,吳某是該公司李某,唐某是XX有限公司業務員“童鐵”的事實;
8、證人魏某、杜某的辨認筆錄,證明被告人黃某是XX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事實;
9、證人肖某的辨認筆錄,證明2015年11月19日,租用其位于交通東路47號房屋的男子是XX有限公司黃某與另外兩男子的事實;
10、證人張某1的辨認筆錄,證明XX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被告人黃某的事實;
11、被害人劉某、吳某、金某、朱某的辨認筆錄,證明被告人黃某是XX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事實;
12、被害人孫某、方某的辨認筆錄,證明被告人吳某是收二人集資款的XX有限公司經理“李某”的事實;
13、被害人付某、喬某的辨認筆錄,證明唐某是XX有限公司業務員“童鐵”的事實;
14、被告人銀某的辨認筆錄,證明被告人黃某是XX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某是XX有限公司“李總”的事實;
15、被告人吳某的辨認筆錄,證明被告人黃某是XX有限公司董事長,銀某是XX有限公司“盤總”的事實;
16、被告人黃某的辨認筆錄,證明被告人銀某是XX有限公司“盤總”,吳某是XX有限公司“李總”的事實;
17、XX市公安局X區分局制作搜查筆錄,證明2016年3月28日9時該分局民警對XX有限公司位于XX寫字樓X室辦公地點進行搜查的事實;
18、借款合同、收據,證明XX有限公司與被害人簽訂借款合同并向被害人出具收據的事實;
19、房屋租賃合同二份,證明黃某分別與XX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肖某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租用上述房屋用作辦公地點及銷售店鋪的事實;
20、公安機關提取的投資人本息明細表,證明66名被害人各自被騙具體金額的事實;
21、XX省工商局信息中心XX業務部出具的企業基本信息查詢資料,證明XX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14日經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登記成立,黃某為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經營范圍為生物科技產品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和技術服務的事實;
22、銀行賬戶查詢明細,證明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銀行賬戶存款信息;
23、XX市公安局XX分局XX決字[2016]00183號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書,證明XX市公安局XX分局于2016年3月17日決定對吸毒成癮的違法行為人黃某強制隔離戒毒二年的事實;
24、XX市公安局XX區分局出具的抓獲經過,證明2016年3月21日,該分局民警從XX省XX市公安局XX區分局XX派出所將黃某押解回XX及2016年6月13日在XX市XX大廈1004房將銀某押解回XX的事實;
25、XX市公安局X分局XX派出所出具的抓獲經過及XX市公安局X區分局出具的抓獲經過,證明XX派出所民警于2016年6月28日15時30分在XX市XX區XX大廈XXX房間抓獲網上逃犯吳某,XX市公安局XX區分局民警于2016年7月1日將吳某押解回XX的事實;
26、XX縣XX開發有限公司出具的證明,證明該公司沒有下屬分公司和派出機構,XX有限公司與該公司無任何關系,該公司沒有叫黃某的員工;
27、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戶籍信息,證明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分別出生于1981年11月15日、1985年10月12日、1968年10月8日;
28、被告人銀某的供述,2015年6、7月份,其和陳某到XX,陳某以黃某身份信息到工商、稅務部門注冊登記成立XX有限公司,黃某是公司董事長但很少來公司,陳某負責公司全部事物,公司以XX業的名義吸引他人來投資,拿到被害人投資開店的錢后就按照業務團隊、公司開支分成,操盤手和業務團隊占45%;
29、被告人吳某的供述,證明2015年9月,其受“盤總”邀請到XX有限公司擔任行政經理,負責維持公司日常運營,其主要工作是在下班之前核對合同和錢數,然后依照“江某”和“盤總”的指示進行分配,43%給業務團隊操盤手,2%作為公司日常運營開支,剩下55%給江某1和盤總,黃某是公司董事長,但公司是“盤總”和“江某1”兩個人負責,只有客戶要見董事長時“江某”才安排黃某見客戶,公司主要經營的是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向老頭老太太發宣傳單,以高利息回報吸引他們來公司投資的事實;
30、被告人黃某的供述,2015年9月“江某”用其身份證信息注冊成立XX有限公司,其身份是公司董事長,但什么都不做,每月工資4000元,公司做宣傳需要時才由“江某”安排和客戶見面的事實。
對被告人銀某、吳某及其辯護人提出的辯解及辯護意見,根據本案的事實和證據,本院綜合評判如下:
1、被告人銀某辯護人提出本案集資詐騙不應定為個人集資詐騙,應定為單位集資詐騙的辯護意見。
經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本案中,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等人利用設立的XX有限公司以簽訂借款合同回報高額利息的手段騙取六十六人錢財,且三被告人騙取被害人錢財后并非用于公司經營,故對被告人銀某辯護人提出本案屬單位犯罪的辯護意見不予采納。
2、被告人銀某辯護人提出起訴書認定“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伙同陳志強(另案處理)等人為實施非法集資犯罪,在XX市工商局注冊成立XX有限公司”缺乏證據的辯護意見。
經查,本案中,被告人銀某等人注冊成立XX有限公司后,未依法建立財務賬目,未按工商部門核準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而是以簽訂借款合同回報高額利息的手段等騙取他人錢財,且被告人銀某等人在實施犯罪行為過程中均使用化名,被告人設立公司的目的是以騙取他人錢財為目的,對被告人銀某辯護人提出公訴機關認定被告人銀某等人為實施非法集資犯罪注冊成立XX有限公司缺乏證據的辯護意見不予采納。
3、被告人銀某辯護人提出起訴書認定“被告人銀某等人雇傭數名使用虛假身份的(業務員)”同樣缺乏證據的辯護意見。
經查,經庭審質證的在案證據證明僅有一名業務員“童鐵”使用假名,公訴機關未提供證據證明其他業務使用假名的事實,對辯護人的該辯護意見予以采納。
4、被告人銀某辯護人提出起訴書認定“截止案發、公安機關共查獲82份借款合同,63名被害人、涉案金額高達人民幣144.5萬元”缺乏相應的證據證實,因只有借款合同,沒有借款的收條和原件的辯護意見。
經查,公安機關提取的投資人本息明細表、被害人向公安機關提供的借款合同能夠佐證被害人陳述的涉案數額,對被告人銀勇文辯護人提出部分涉案金額只有合同沒有收據,涉案金額缺乏證據的辯護意見不予采納。
5、被告人銀某辯護人提出本案贓款144.5萬元的去向是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對被告人的定罪量刑有影響及被告人銀某分贓七八萬元的辯護意見。
經查,經庭審質證的證據能夠形成證據鏈證明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伙同他人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后潛逃的事實,被告人銀某、吳某沒有如實供述涉案贓款去向,對被告人犯罪行為的性質沒有影響,對被告人應以庭審查明的涉案數額量刑處罰。辯護人沒有提交證據證明被告人銀某的分贓情況,對辯護人的上述辯護意見不予采納。
6、被告人吳某辯護人提出被告人吳某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觀上也未實施犯罪行為,故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吳某犯集資詐騙罪不成立的辯護意見。
經查,本案中,證人證言及被害人陳述及辨認筆錄能夠證明被告人吳某積極參與并實施詐騙犯罪行為的事實,對其辯護人提出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吳某犯集資詐騙罪不成立的辯護意見不予采納。
本院認為,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簽訂借款合同回報高額利息的手段,以XX有限公司的名義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并在騙取66名被害人資金143萬元后潛逃,三被告人的行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均構成集資詐騙罪,且數額特別巨大。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犯集資詐騙罪的罪名成立,其要求對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的意見予以采納。
本案被害人人數眾多且多,為六十歲以上老年人,社會影響大,對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依法酌定從重處罰。在本案共同犯罪中,被告人銀某、吳某起主要作用,屬主犯;被告人黃某起輔助、次要作用,屬從犯。依法對被告人黃某予以減輕處罰。庭審中,被告人黃某能夠自愿認罪并如實供述犯罪事實,依法予以從輕處罰。被告人黃某有前科劣跡,依法酌定從重處罰。被告人銀某雖當庭自愿認罪,但其拒不交代涉案贓款去向,不能真誠認罪、悔罪,故對被告人銀某不予以從輕處罰。對三被告人犯罪所得的贓款,應責令予以退賠。據此,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八)項、第四條、第五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銀某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九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50000元(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6月13日起至2028年2月12日止,罰金限本判決生效后30日內繳納);
二、被告人吳某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九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50000元(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6月28日起至2028年3月27日止,罰金限本判決生效后30日內繳納);
三、被告人黃某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0元(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3月21日起至2022年5月20日止,罰金限本判決生效后30日內繳納);
四、被告人銀某、吳某、黃某退賠贓款143萬元返還各被害人。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湖北省XX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審 判 長 魏XX
人民陪審員 肖X
人民陪審員 姚XX
二〇一七年四月十三日
書 記 員 嚴X
此2017集資詐騙判決書展示的案件為團伙集資詐騙,建立擁有虛假營業內容的公司詐騙數位老年受害人,最終因數額巨大、受害人數眾多,犯罪者分別被判處十年以上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無論集資犯罪使用何種手段,其主要犯罪特征都是收集資金并承諾高額回報。遇到投資信息一定不要輕信,調查清楚、多加了解后再進行投資。有法律問題可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保險詐騙罪的數額標準是多少
詐騙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網絡詐騙罪判幾年,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免于刑事處罰會受什么黨內處分
2021-03-09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