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人民群眾可以采取集會、游行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對于合法的集會,政府要給予保護,任何人不得進行破壞,干擾,否則可能觸犯刑法。那么,破壞集會、游行、示威罪刑法認定要注意什么?下面小編給大家分析下這個問題。
一、破壞集會、游行、示威罪刑法認定要注意什么?
分罪與非罪的界限,要注意:對依法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進行擾亂、沖擊等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關鍵看是否“造成公共秩序混亂”的后果。如果尚未造成上述后果的,則不構成犯罪,可按照《集會游行示威法》第30條的規定,由公安機關處以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
本罪與其他犯罪的界限。行為人使用暴力方法對依法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進行破壞,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乘機搶劫的,應分別以傷害罪、殺人罪或搶劫罪論處。
二、破壞集會、游行、示威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罪體
破壞集會、游行、示威罪的行為是擾亂、沖擊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依法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這里的擾亂,是指對依法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起哄、鬧事,破壞其正常秩序。沖擊,是指沖散、沖入依法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隊伍,使其不能正常進行。其他方法,是指擾亂、沖擊方法以外破壞依法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的方法,例如堵塞集會、游行、示威隊伍進行、停留的通道、場所等。
客體 破壞集會、游行、示威罪的客體是依法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
2、罪責
破壞集會、游行、示威罪的責任形式是故意,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破壞集會、游行、示威的行為而有意實施的主觀心理狀態。
3、罪量
破壞集會、游行、示威罪的罪量要素是造成公共秩序混亂。這里的造成公共秩序混亂,是指造成集會、游行、示威行經地或者舉行地的場所秩序或者交通秩序混亂的;使依法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無法進行的;發生騷亂或者其他嚴重事端的等。
綜上所述,破壞集會、游行、示威罪破壞的是公共秩序,其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破壞集會、游行、示威罪刑法認定需要注意看破壞公共秩序的程度。只有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此罪,否則屬于治安違法案件,當事人不會承擔刑事責任。在量刑上面,法院會根據情節做出判決,選擇區間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修正案九熱點追蹤
2020對刑法修正案九解讀
《刑法》第238條釋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內部集資是否是勞動糾紛
2021-03-03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優勢
2021-01-01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交通事故篇> 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并存時,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賠償?(限江蘇范圍)
2020-12-19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家庭財產保險可以全保嗎
2021-01-08<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夫妻車相撞到底承保保險公司能不能免責?
2021-01-20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農村拆遷補償,宅基地和房屋是分開補償嗎
2021-02-06違建房子遇到拆遷怎么賠償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