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共同犯罪當中需要根據各個犯罪人所起的作用對身份作出一個劃分,其中就分為了主犯、從犯、脅從犯以及教唆犯。如果可以被認定為脅從犯的話,那受到的的處罰就是相對比較輕的,不過法律中規定究竟什么是脅從犯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什么是脅從犯
按照《刑法》第28條的規定,脅從犯,是指被脅迫參加犯罪的人。具體來說,脅從犯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觀上實施了犯罪行為。
2、在主觀上明知自己實施的行為是犯罪行為,在可以選擇不實施犯罪的情況下,雖不愿意但仍實施了犯罪行為。如果行為人被欺騙不知道自己實施的是犯罪行為,或者雖然知道自己實施的行為是犯罪行為,但是其喪失了選擇不實施犯罪的意志自由,因為不具備共同犯罪故意而不構成共同犯罪。
3、行為人是因為受他人脅迫而參加犯罪的。脅迫是指以對行為人或其親友以殺害、傷害、揭發隱私、損壞財物等相威脅,對行為人施加精神強制,強迫其參加犯罪。不過應注意區分受脅迫實施犯罪與緊急避險的區別。區分二者的關鍵在于看被迫損害的利益是否小于所保護的利益。如,他人以殺害相威脅,行為人在迫不得已的情況實施了盜竊行為。在實踐中,還應注意脅從犯向主犯的轉化,即第一次被脅從參加犯罪的人,在其后的共同犯罪中自愿參與犯罪,且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對這種共同犯罪人應認定為主犯。
二、脅從犯應該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按照刑法第28條的規定,對于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在脅從犯刑事責任原則的具體適用中應注意以下兩點:
(1)我國刑法對脅從犯采取必減主義。即對脅從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而不是“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2)對脅從犯予以減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應按照其犯罪情節具體確定。犯罪包括被脅迫的程度、對危害結果的作用大小、罪后表現等因素,應具體認定。
實踐中,對脅從犯作出認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畢竟此時承擔的法律責任會比較輕,因此不少被告人在訴訟過程中也會盡力的讓自己被認定為脅從犯。當然了,此時也要提供相應的證據,才能認定構成脅從犯。若需要幫助的話,可以聘請我們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來提供法律幫助。
一般刑事犯罪記錄是什么,能夠撤銷嗎?
共同犯罪的分類有幾種,共同犯罪有哪些分類
共同犯罪中主犯刑事責任如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