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法律規定,國家機密是應該嚴格保密的,這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視情況來定,如果故意泄露國家機密的行為是肯定構成犯罪的,會給國家帶來一定的傷害,那么。相信你們應該也很想了解“非法持有國際機密資料罪構成要件有哪些”,小編這就帶你們走進探討,希望會給你們帶來幫助。
非法持有國家機密資料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是國家的保守秘密制度。本罪的犯罪對象僅限于屬于國家絕密級和機密級的秘密的物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絕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機密"是重要的國家秘密,泄展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嚴重的損害;"秘密"是一般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損害。非法持有秘密級國家秘密的行為也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應當予以法律制裁,但從其社會危害性的程度來看,尚不到犯罪的程度,不應以犯罪論。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持有屬于國家絕密、機密的文件資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說明來源與用途的行為。
所謂非法是指根據國家保密法律、法規和具體的規章制度,不屬于接觸、保管國家秘密文件的人員而持有屬于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其他物品,或者雖屬于保密工作人員,但其持有該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沒有合法根據。比如根據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絕密級的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非經原確定密級的機關、單位或其上級機關批準,不得復制、摘抄;收發、傳遞、外出攜帶,應由指定人員把任等。對一般人員而言,持有國家秘密本身即為非法,對于有保密人員身份的人,有關機關未曾批準復制、摘抄,行為人卻持有復制件、摘抄件;有關機關未指定或者不屬于有關機關指定人員而持有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等就屬于非法。總而言之,行為人沒有合法根據而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其他物品即為非法。
所謂持有,是指以占有的意思實際支配。不論是行為人隨身攜帶,或者隱藏、存放于其住處、工作場所,寄存在他人之處等,只要行為人明知是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而置于自己控制之中即為持有。如夾藏在目己的行李、郵件當中,雖然并不親自持有,但行李、郵件最終仍然要回到自己手中,并未脫離自已的控制,仍為持有。根據國家安全法的規定,持有包括兩類,即不應知悉國家秘密的人員攜帶、存放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可以知悉某項國家秘密的人員,未經辦理手續,私自攜帶、留存屬于該項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
在行為人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其他物品的既定事實下,當有關機關調查時,行為人拒不說明其來源與用途。所謂拒不說明,既包括根本就不予配合,什么也不說,又包括未能說明。如編造謊言、借口或者提供的來源與用途經查不實或無法查證的。
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為年滿l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中國公民、外國人、無國籍人。一般來說,行為人身份如何不影響成立本罪。但是,如果行為人是間諜組織成員或者接受了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的人員,符合間諜罪構成特征的,則應以間諜罪論處,不構成本罪,
主觀要件
本罪行為人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從其主觀方面的認識因素來看,行為人只須認識到自己無權持有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其他物品,認識到自己持有的文件、資料、物品屬于國家秘密即可,無須確切地認識該國家秘密屬于什么密級,從其主觀方面的意志因素來看,行為人持有本身就意味著其希望該國家秘密處于自己的支配之下,因而不存在間接故意。
實際占有國家秘密的人員有說明其來源與用途的義務,如果行為人能夠說明自己占有國家秘密的來源與用途,且能夠證明自己確實不知其為國家秘密,那么其實際占有行為不是本罪的“持有”,可以根據其實際來源與用途,依法處理,比如系盜竊所得,行為人不知為國家秘密而竊取,應以盜竊論,又比如行為人系撿得且不知其為國家秘密的,不構成犯罪等等。
綜上所述,就是我們對非法持有國家機密資料罪構成要件的回答,我們可以從中知道,只要年滿16周歲了,具有行為能力的人都應該負相應的法律責任,非法就是不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意思也就是不能做的事了,所以我們應該衡量清楚,如果到這里,你們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小編咨詢。
如何對非法經營罪定罪量刑
非法經營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民間高利貸能否認定為非法經營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就是醫療事故罪嗎
2021-03-25交通事故造成人受傷,受害人在多長時間內起訴法院會受理
2020-11-12改正違法行為適用于哪些情形
2021-01-08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村委會換屆選舉手續有哪些
2021-02-0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法醫鑒定輕微傷害標準
2021-01-20認購合同定金交了多久簽購房合同
2020-12-07反擔保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9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