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套期保值會計處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套期會計不能恰當反映企業風險管理策略。現行套期會計準則對套期會計目標沒有明確表述,許多套期會計規定以規則為基礎,而且為了防止企業利用套期會計調節利潤,設置了較高的適用性門檻,使得能夠應用套期會計準則進行會計核算的保值業務比例不高,相應的會計處理結果不能完全反映出企業的風險管理活動。
2.“凈風險敞口”管理模式的套期關系難以指定。現行套期準則要求在套期保值業務開始前,企業必須以書面形式正式指定套期工具和被套保項目之間的對應關系,即企業在期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與現貨數量相等、方向相反、月份相同的期貨合約,從而在期貨和現貨兩個市場之間建立盈虧沖抵機制。這一規定在企業以“單一項目”為被套期保值項目還有可能實現,但采用以“凈風險敞口”為被套期保值項目實施綜合型套期保值業務模式時,就難以實現。而“凈風險敞口”管理模式已經是當前我國企業管理價格風險的主流模式。
3.套期有效性標準(80%-125%的量化指標)要求過高。現行套期準則所提倡的是完全對沖且高度有效套保策略,沒有充分考慮企業套保實踐的多樣性要求,尤其是所用套期工具為期貨合約時,由于交易規則和市場流動性及期貨合約的移倉、展期,以及期貨合同與現貨之間因交割時間不匹配、期現基差波動不確定以及增值稅等因素,造成套保有效性很難達到準則規定的80%-125%范圍。在金融市場上,很多無效套保并不是因為企業故意錯配或想借機混合投機交易導致的,而是由于市場規則、交易品種限制或交易期限不匹配等造成的。
4.套期有效性評價成本較高。現行準則隱含了兩項套期有效性評價要求:預期性評價和回溯性評價,這就要求企業對每一單筆的購銷交易在期末都要作預期及回溯評價,造成企業的執行成本較高。不少企業在權衡成本和效益后,決定放棄使用套期會計方法核算套保盈虧。
5.套期會計信息披露不完善。由于現行的套期保值會計信息披露中只披露期貨部分的損益,造成媒體和公眾往往將此與期貨投機混為一談。當套期保值期貨頭寸出現虧損時,特別是虧損金額比較大時,常常被媒體大肆炒作,引起極大負面反響,企業承受巨大的輿論壓力。而實際上雖然期貨上虧損,但因為企業做的是套期保值,其在現貨市場有相應的收益,現貨上的收益和期貨上的虧損相抵消才能真正反映企業的套保效果。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對此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9個人合伙的法律規定
2020-12-17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
2021-01-27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