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是一個講究法制的社會,圍繞著我們的生活的是各種各樣的法律,法律在保護我們的同時又要求我們遵守著它們,而對于老百姓們比較實用而且很重要的法律就有《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法律,但又都同時保護著身為弱勢群體的老百姓們。現在就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關系。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是聯系非常密切的兩個法律部門,他們都與保護弱勢群體實現社會公平和社會安定有關。但作為不同的法律部門,它們調整的社會關系是不同的。長期以來,我國將保障福利內容納入勞動關系進行調整,作為勞動法的組成部分,并不存在社會保障法的范疇。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社會保障法應與勞動法合理界定。但由于兩個部門法在發展上的某種聯系和延續性,使得學界對它們之間的認識模糊不清。有人認為勞動關系包含了保障福利內容,有人認為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相互交叉,還有人認為勞動法從屬于社會保障法,因而造成了一些實際的社會問題難以解決,不利于維護公民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必須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理論支持。
一、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之間的聯系
1、社會保障法是在勞動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在社會保險領域存在交叉。
3 、 社會保障法對勞動法功能的發揮有補充和促進的作用,首先社會保障法為勞動者的權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其次,社會保障法為勞動關系的延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二、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之間的區別
1、調整對象:勞動法主要調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社會保障法調整國家、用人單位、公民(勞動者)、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因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發生的關系。
2、法律部門:在中央,設有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在地方上,各級政府都設有處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問題的行政機關或具體工作部門。
3、關系的主體: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的主體是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或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公務員、軍人等不適用勞動法);社會保障法的主體包括國家、用人單位、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和公民(勞動者)。
4、立法目的:勞動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協調勞動關系,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社會保障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障社會全體成員在遭受各種意外和風險時的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安全。
5、解決程序:社會保障法引發的勞動爭議,由于具有某些私法關系的特點,主要適用民事程序來解決;勞動法爭議引發的爭議,由于具有較強的公法性,應主要采用行政訴訟程序。
通過上文,跟著小編了解了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關系,以后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可以針對相應的法律來合法的要求用人單位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做到時,我們可以到相應的部門來維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的穩定。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邵陽律師。
勞動者社會保障權益有哪些方面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勞動保障與社會保障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購一家公司需要變更章程嗎
2021-03-07商號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2-18發生交通事故怎么報案
2021-03-20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