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入戶盜竊是指違反國家法律,采取秘密方式,進入他人私人生活處所、住宅實施盜竊的行為,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要構成入戶盜竊,入戶行為應具有非法性。“入戶盜竊”的非法性該如何認定?律霸為您具體分析。
1.非法進入應限于秘密、暴力等侵犯住宅安寧權的方式進入。
“入戶盜竊”入罪加大對公民住宅財產和人身安全的保護應存在一定的限度。在以秘密、暴力等侵犯住宅安寧權的方式進入住所實施盜竊的情況下,對戶內居民毫無疑問帶來除財產外的較大威脅,應按“入戶盜竊”進行認定。但以得到戶內居民同意或在該住所本身具有一定開放性的情況下,雖然行為人可能會采取一定的欺騙、偽裝手段,但這些手段能否進入需要經過戶內居民的審核和判斷,戶內居民也會基于合理的事由和認知而允許行為人做出一定行為,其進入方式相比秘密、暴力方式的主觀惡性、人身危險性都較低,此后行為人以秘密竊取方式盜竊財物,與其在戶外盜竊情形相似,按一般盜竊罪定罪處罰較為適當。否則,即有客觀歸罪之嫌,不適當地擴大了打擊面。
2.“入戶盜竊”不能比照“入戶搶劫”的認定標準。
兩者畢竟是不同的法律關系,前者涉及入罪問題,后者僅涉及量刑問題,對“入戶盜竊”應堅持更嚴格的認定標準,應堅持法無明文規定即不為罪,不應采取類推適用的方式。而且從威脅程度上看,行為人以搶劫為目的,采用欺騙手段入戶的方式與犯罪危害緊密相連,入戶行為和搶劫行為具有方法行為與目的行為的牽連關系,統一于搶劫犯意的支配之下,對戶內居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采取目的說有其合理性。但對“入戶盜竊”而言,在行為人以合法形式進入住所的情況下,不管其進入前是否具有盜竊的目的,盜竊都要以秘密方式進行,其威脅程度并未提高。
3.按照是否以形式合法的方式進入進行認定,能夠較好地解決“戶”的認識難題。
在當前公民生活、居住方式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供他人家庭生活,與外界相對隔離的住所”在涉及商住房、集體宿舍、旅館賓館、單位值班室等特殊住所認定時,缺乏統一標準,認定較為復雜。隨著人們對私密空間的重視和新型家庭生活方式的流行,從公民私權日益獲得尊重的趨勢看,對這些住所會越來越傾向于認定為戶。但這些住所畢竟具有特殊性,即其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如果將這些住所是否為“戶”的條件放寬,而直接將是否以合法形式進入作為主要判定條件,就能夠較為準確地界定其不同時空狀態的開放性和封閉性,對處理這些問題提供較為規范的標準,有利于該罪的定罪標準規范。
合租房內的盜竊行為,是否構成“入戶盜竊”?
對入戶盜竊怎么認定
對入戶盜竊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賃的企業環境違法由誰承擔責任
2021-02-11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