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避險權的特征與正當防衛有什么不同和相同點?其名詞解釋中規定,不得已造成另外一方損害的,不會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只能對不法侵害人實施,而緊急避險必須是向第三者實施。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
緊急避險名詞解釋 ?
根據刑法第21條的規定,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給另一較小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權益的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的本質是避免現實危險、保護較大合法權益。緊急避險的客觀特征是,在法律所保護的權益遇到危險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避免時,不得已損害另一較小 合法權益來保護較大的合法權益。緊急避險的主觀特征是,認識到合法權益受到危險的威脅,出于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利 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的目的,而實施避險行為。可見,緊急避險行為雖然造成了某種合法權益的損害,但聯系到具體事態來觀察,從行為的整體來考慮,該行為根本沒有社會危害性,也根本不符合任何犯罪的構成要件。
條件
(1)必須針對正在發生的緊急危險。如果人的行為構成緊急危險,必須是違法行為。
(2)所采取的行為應當是避免危險所必需的。
(3)所保全的必須是法律所保護的權利。
(4)不可超過必要的限度,就是說,所損害的利益應當小于所保全的利益。緊急避險不負法律責任。在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不得在發生與其特定責任有關的危險時實行緊急避險。
與正當防衛的比較 ?
區別:
1.危險的來源不同。正當防衛的危險來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為;而緊急避險的危險來源比較廣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災害、動物的侵襲。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時,如果行為人是對不法侵害人進行反擊,屬于正當防衛的范疇;如果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損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屬于緊急避險的范疇。
2.緊急避險必須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當防衛無此要求。
3.對主體的要求不同。緊急避險要求主體不能有特定的身份(如警察、軍人或消防隊員等)。而正當防衛就沒有這樣的要求。任何人均有正當防衛的權利。
4.避險保護的是合法利益,損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第三者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怎么樣選擇,兩害相權取其輕,避險所保護的利益必須要大于避險行為所損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損害的利益,避險就沒有意義,法律也就沒有保護的必要.
5.實施對象不同。正當防衛只能對不法侵害人實施,而緊急避險必須是向第三者實施。
相同點
(1)目的相同。二者都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
(2)前提相同。二者都必須是合法權益正在受到侵害時才能實施。
(3)責任相同。二者超過法定的限度造成相應損害后果的,都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減輕或免除處罰。
民法上的緊急避險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九條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民通意見第156條:因緊急避險造成他人損失的,如果險情是由自然原因引起,行為人采取的措施又無不當,則行為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要求補償的,可以責令受益人適當補償。
:
?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區別有哪些?
?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處理賠償時間過期怎么辦
2021-01-05書籍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22P2P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什么
2021-02-23個人債務糾紛要怎么辦
2020-12-10離婚訴訟費用是怎樣計算
2021-03-12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