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根據刑法114條、115條第一款的規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應當立案追究。國家林業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發布實施的《關于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管轄及立案標準》規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災的都應當立案。
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2、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3、造成十戶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資料燒毀的;
4、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二公頃以上為重大案件,或者過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積十公頃以上的為特別重大案件;
5、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本條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十五條規定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按照國家林業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確定。
處罰
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依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其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十九條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對于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第五十七條對于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精神損失賠償法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破產重整還能拿回錢嗎
2021-02-17虛假離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8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土地承包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3-02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有效嗎
2020-12-09違建拆除通知書限幾天
2021-01-13宅基地種的樹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