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公共衛生的管理制度和他人的人身權利。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暴力、威脅方法強迫他人出賣血液的行為。主觀方面是故意。在強迫他人出賣血液中,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應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本罪與非罪的區分
首先,構成本罪必須有以暴力、威脅方法強迫他人賣血的行為。暴力、威脅是本罪的手段行為或方法行為,如果不是用暴力、威脅而是教唆、幫助他人賣血,則不構成犯罪。用暴力威脅方法以外的其他強制方法,如麻醉方法,也不構成本罪。構成其他犯罪的,應按相應的犯罪處罰。
其次,構成本罪必須是行為人強迫他人賣血,如果不是以賣血為強迫內容,則不構成本罪。如果是強迫他人獻血,一般不構成犯罪,構成其他犯罪時按相應犯罪處罰,如濫用職權罪、非法拘禁罪等等。
本罪與非法組織賣血罪的界限
兩罪在使人賣血上完全相同,也往往具有謀利的非法目的,犯罪對象都可以是不特定的他人,但它們的區別是明顯的。
(1)行為方式不同。本罪的構成要件行為是強迫行為,即以暴力、威脅方法迫使他人賣血的行為;而非法組織賣血罪的客觀行為是組織行為,被組織者是自愿賣血而不是被迫賣血。
(2)本罪的犯罪對象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非法組織賣血罪的對象則原則上為多人,通常是3人以上,但如果組織行為是出于概括的故意而反復多次實施,則每次行為的被組織者也可以是一人。
(3)處罰也不同。本罪之所以重于非法組織賣血罪,是因為本罪侵犯了三種直接客體,而后者侵犯了兩種直接客體。
與非法采集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罪的界限
兩罪都是故意犯罪,都是血液犯罪,但兩罪在犯罪構成上有嚴格的區別:
(1)侵犯的客體不盡相同。本罪侵犯的是三種直接客體,而后者則僅侵犯了兩種直接客體,沒有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等人身權利。
(2)行為方式不同。本罪是強迫的行為,而后者則是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行為,即前者是將血液非法地作為商品加以出賣,而后者則沒有作為商品出賣血液,而是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設立血站,拉自采供血液。
(3)犯罪形態不同。本罪是行為犯,后者是危險犯。
(4)犯罪故意的具體內容也不同。
(5)處罰的嚴厲程度不同。
本罪由于在立法上與非法組織賣血罪一樣,采用了轉化犯的立法技術,故最高刑為10年有期徒刑。后者沒有這一立法特點,故最高刑為無期徒刑。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案件必須審理探視權嗎
2020-12-29學生拿板磚砸老師,未成年將受到什么處罰
2021-02-10發生勞資糾紛怎么辦
2021-03-13拆遷維權委托律師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8法律如何規定溢價收購
2020-12-11擔保合同能獨立存在嗎
2021-02-27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車輛損失險有必要買嗎
2020-11-12工地自用儲存柴油公安部門如何處罰
2021-01-03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冷暴力算校園欺凌嗎
2020-11-13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