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第十四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我們可以對以上規定做以下分解:
一、“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直接故意”。即行為人不但明知自己的行為結果,并且追求了自己行為的結果。譬如說故意殺人、故意傷害。
二、“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確定的故意”。屬直接故意之一種。即行為人對行為所要產生的結果是明知的,確定的,但是依然做出了犯罪行為。譬如說為了殺害一個人,由于當時當地的情況下,要想殺死該人,必然會導致另外一個無關的人死亡,但是殺人心切,不顧一切,殺死了該人,也導致了另外一個人的死亡。那么行為人隊另外一個人的死亡就是持一種“確定的故意。”
三、“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間接故意”。即,行為人知道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犯罪結果,或者說發生和不發生都存在可能,但是行為人沒有停止自己的行為,而是冷漠的放任結果的發生,也就是說結果發生與否,行為人都做好了接受的心理準備。間接故意造成犯罪結果的,按照故意犯罪處理。譬如說一人的行為,有可能會造成另一個人的死亡,如果行為人停止行為,就能夠避免結果的發生,但是行為人覺得無所謂,繼續自己的行為,最終造成了另外一個人的死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房貸款申請的法定流程
2021-02-18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3簽了贍養協議能反悔嗎
2021-03-04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內部承包合同具備哪些效力
2021-01-31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