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人給工廠造成損失怎么承擔?
1、勞動者對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還是要承擔責任的。但要注意的是:
(1)勞動者必須具有主觀過錯;
(2)賠償只算直接損失,不算間接損失。
2、具體的賠償項目主要包括: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但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造成的直接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
上述兩點的主要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 條,《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四條。必要時可參照《企業職工獎懲條例》(但須注意:該條例已經由國務院廢止)
3、關于違約責任,你要注意《勞動合同法》中關于違約責任約定范圍的限制:僅限于專項培訓費的服務期條款、保密義務、競業限制三種情況。而且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的人員僅限于高級管理人員。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
4、如果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錢來補償損失,扣發的工資不得超過工資額的20%,且余額不得低于最低工資。
二、勞動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是什么?
《勞動合同法》第90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違反保密條款、違反競業限制的行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及合同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表現在勞動者沒有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之規定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主要包括:
(1)自動離職。即勞動者以擅自離職、違約出走、不辭而別、跳槽等方式強行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2)故意失蹤。即長期不回用人單位工作或與用人單位失去聯系。
2、違反保密條款。《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五條規定:“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按《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支付用人單位賠償費用。”
對于工廠的工人來說,如果是因為過錯所導致工廠有直接方面的損失的話,那么也是需要對此而承擔起一定的賠償的責任,賠償的責任確定的時候是非常的嚴格的,必須主觀上存在著故意,而且是由于自己的過錯導致的直接損失。
幕后發包方該不該承擔受害勞動者的賠償
勞動者違法被公司辭退怎么賠償
勞動者主動辭職有哪些事項要注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裁定書和判決書有什么區別
2021-02-26醫鬧入刑的能與不能
2021-01-18四川房屋拆遷安置補償糾紛處理和維權
2020-11-10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哪些種類的商標可以注冊
2020-11-13交通事故鑒定手續不全是否合法
2021-02-08家長因兒童傷害誤工費的索賠可以得到支持嗎
2021-01-13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無證駕駛致人死傷保險賠嗎
2021-02-03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