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壞性采礦罪怎么判刑處罰
《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二款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六條單位犯本節第三百三十八條至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二、區分破壞性采礦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壞或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第39條至第41條的規定,對于未經許可擅自采礦的;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等行為,又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以及破壞采礦、勘查設施的,依照《刑法》第156條的規定定故意毀壞財物罪,對直接責任人員或者破壞采礦、勘查設施的人追究刑事責任。即按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
破壞性采礦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相似之處在于它們在客體上都侵犯了財物的所有權,主觀上都出于故意。但兩罪之間卻存在著本質的差別:
(1)客體要件不同。破壞性采礦罪主要侵犯的國家保護礦產資源的管理制度;而故意毀壞財物罪侵犯的則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2)客觀要件不同。破壞性采礦罪在客觀上表現為違反礦產資源保護法的規定,實施采礦行為,從而造成礦產資源破壞,但這種行為并沒有改變礦產資源的性質,只是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巨大浪費現象,降低或減少其利用率和回收率,從而造成對整體礦產資源的破壞,但礦產資源本身仍具有其原有價值和使用價值;而故意毀壞財物罪在客觀上則表現為毀壞行為,即毀滅、損壞,其結果是使公私財物的使用價值或價值部分或全部喪失。
(3)主體要件不同。破壞性采礦罪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而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犯罪主體只能由自然人構成。
破壞性采礦罪有多個犯罪主體,其中自然人是常見的主體,除此之外單位其實也是能夠成立本罪。而在通過對比之后,我們也發現破壞性采礦罪其實與故意毀壞財物罪存在一些類似的地方,不過二者在三方面,即客體要件、客觀要件以及主體要件上面的要求不同,這也是二者間的差異所在。
破壞性采礦罪與非法采礦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破壞性采礦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
破壞性采礦罪如何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的醫生辭職了還有責任嗎
2020-12-25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累計積分的周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28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車展試駕出事故,保險公司和4S店共擔責
2021-03-03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