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是勞動者在受到工傷時所必需要經歷的步驟,只有取得了工傷認定的結果才能向用人單位主張具體賠償金額。工傷認定是對勞動者權益的保障,用人單位必須積極配合勞動者工傷認定的申請。那么申報工傷認定雖超時也能認定嗎?申報工傷認定超時了怎么辦?
申報工傷認定雖超時也能認定嗎?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及申請人
工傷員工可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規定的工傷待遇等費用由用人單位負擔。
二、申報工傷認定雖超時也能認定嗎?
可以通過訴訟來維護合法權益。
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
如果用人單位在其職工受傷后不積極履行這項義務,最終導致申請工傷認定超過時限,那么由此引發的后果和責任只能由用人單位承擔。
勞動者應該在規定時間內到司法部門的指定鑒定部門進行工傷認定,需要攜帶的材料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證明、醫院開具的診斷證明等。如果超出工傷認定時間,那么勞動者可以在發生事故一年之內直接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進行認定。
工傷十級傷殘賠償標準2020
可以要求民事賠償工傷賠償雙份賠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職工懷孕期享受的待遇
2020-12-20法律意見書的注意事項
2020-11-08侵害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2021-03-23各類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1-01-17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使用假的畢業證如何處罰
2021-01-04死緩減刑后最低執行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