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殘疾人犯罪如何量刑處罰
(1)適用對象有兩類:一是既聾又啞的人,即同時完全喪失聽力和語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聾啞和幼年聾啞者;二是盲人,即雙目均喪失視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喪失視力者。
(2)對聾啞人、盲人犯罪堅持應當負刑事責任與適當從寬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3)正確適用對聾啞人、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原則:對于聾啞人、盲人犯罪,原則上即大多數情況下要予以從寬處罰;只是對于極少數知識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時具備完全責任能力的犯罪聾啞人、盲人(多為成年后的聾啞人和盲人),才可以考慮不予以從寬處罰;對于不但責任能力完備,而且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和后果非常嚴重的聾啞人、盲人犯罪分子,應堅決不從寬處罰。對應予從寬處罰的聾啞人、盲人犯罪案件,主要應當根據行為人犯罪時責任能力的減弱程度,并同時考察犯罪的性質和危害程度,來具體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以及從輕、減輕處罰的幅度。
二、殘疾人犯罪需要負責任嗎
我國現行刑法規定了對精神病人、聾啞人與盲人的不負刑事責任或者從輕處理。根據《刑法》第18條的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而“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殘疾人一般是指那種身體上存在一些缺陷的人,雖然身上有殘疾會導致行動不便,但實際一般殘疾人的精神狀態還是正常的。所以,還是殘疾人犯罪的話,必然也是會對其作出處罰。除非殘疾人是沒有達到刑事年齡的未成年人,那么在犯罪的情況下才有可能不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么處理?
刑事犯罪辯護人的范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規定的哺乳期是幾個月
2020-12-08注冊公司需要提供的資料及步驟有哪些
2021-01-05股權轉讓后的股權比例不變屬于股權變更信息嗎
2020-12-23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假結婚和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1-02-22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