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孫*明與被告陳*玲系夫妻關系,被告孫*娟系二人女兒。原告魯-亮與被告孫*娟經人介紹相識,于2008年12月16日訂婚,訂婚當日原告母親給付三被告彩禮4萬元,由被告陳*玲接收,2009年2月22日原告與被告孫*娟舉行結婚儀式,但并未在民政局登記結婚。二人共同生活5個多月,2009年8月被告孫*娟離開原告家,回到其父母家居住,二人已解除同居關系?,F原告以無法與被告孫*娟共同生活,已經分手為由訴至法院,要求三被告返還彩禮4萬元,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
在訴訟中,原告魯*訴稱:原告與被告孫*娟于2009年訂婚,原告給付三被告彩禮4萬元,由被告陳*玲收受,但由于雙方訂婚后交往過程中發(fā)現彼此無法溝通,所以分手。分手后原告多次找到三被告要求返還彩禮,但三被告均予以拒絕,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三被告返還原告彩禮4萬元并承擔案件受理費。原告當庭提交談話錄音一份,證明被告孫*娟離家出走,陳*玲收到原告的彩禮4萬元,被告孫*娟對證據的真實性有異議,認為該證據不能證實其離家出走,該錄音中也不是被告陳*玲的聲音,但沒有提出相關證據予以反駁。
被告孫*娟、孫*明、陳*玲辯稱:我方沒有收彩禮;原告與孫*娟已經登記結婚并舉行婚禮,原告和孫*娟不在一起生活是由原告的原因導致的,也是暫時不能共同生活,原告8月中旬回到其父母家中。被告向法庭提供原、被告結婚典禮的錄像一份。證明原告與被告孫*娟結婚并登記;由禮儀公司主持的婚禮,婚慶的費用28000元都是被告支付的,原告應返還此筆款。原告對該證據的真實性有異議,認為這是按照農村習俗舉行的婚禮,雙方沒有登記結婚;婚慶證婚人宣讀的結婚證是假的,是為了婚禮場面的需要;婚慶的費用是由原告家出的,根據農村習俗沒有女方出的可能。
我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采禮的習俗,俗話說:“送出去的彩禮潑出去的水,即使婚姻發(fā)生變故,彩禮也是不能討還的”。然而,根據最高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的規(guī)定,因婚約給付彩禮后未締結婚姻的,原則上收受的彩禮應是全額返還。這種矛盾如何協調解決,實踐中基本上是本著人們的樸素公平原則予以適當返還,這是習俗在司法中的具體運用。另外,按習俗,舉行婚禮所需費用正常是男方支付,除非是“倒插門”的情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的規(guī)定,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對于被告否認錄音里面的話都不是其說的,但經法院釋明其拒絕申請對該錄音進行聲音鑒定,亦未舉出相反的證據證明其未收到彩禮,根據舉證責任分配原則,被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對該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并對原告所證明的問題予以采信。關于三被告向法庭提供原、被告孫*娟結婚典禮的錄像,證明結婚典禮的費用是被告支付的,但是不符合民間習俗,對真實性雖予以確認,但是對其所證明的問題不予采信。根據該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原告與孫*娟未辦理登記手續(xù)而共同生活,且共同生活時間較短,故三被告應適當返還原告彩禮款,鑒于原告與被告孫*娟確已共同生活了5個多月,故本院認為三被告應返還原告彩禮款3萬元較為適宜。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孫*娟、孫*明、陳*玲共同返還原告魯-亮彩禮3萬元,此款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給付。案件受理費800元、郵寄送達費66元,由原告承擔200元,被告孫*娟、孫*明、陳*玲承擔666元。(以上文章中的人名均為化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宅基證改名字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7工傷鑒定下來后怎么領鑒定報告
2020-11-19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累積記分制度有哪些規(guī)定
2020-12-21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2021-02-12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中止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5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yǎng)費嗎
2021-02-27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小產權房辦營業(yè)執(zhí)照什么程序
2021-02-08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飛機延誤多久有賠償
2020-1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對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