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如果發生了工傷事故,應當在一定的時限內申請工傷認定。那么法律規定的工傷認定的時限是多久呢?實踐中很多勞動者由于不了解工傷認定的時限,在申請工傷認定時往往超過了時效限制。如果超過工傷認定時效一年怎么辦呢?本文將這對這兩個問題為大家一一解答。
一、工傷認定的時限是多久?
工傷職工所在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一般為企業注冊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出情況,報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適當延長申請時限。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向統籌地區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注意:這里勞動者沒有延長申請時限權利,也沒有沒有中斷、中止的法律情形),過了1年申請期限,勞動行政部門將不予以受理工傷申請。除非所在單位愿意協商此事,否則很難通過其他途徑獲得賠償。
二、超過工傷認定時效一年怎么辦?
《工傷認定辦法》第7條規定:“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材料完整,屬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時效內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p>
雖然《工傷認定辦法》關于個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確為一年,但并沒有規定一年之后勞保部門就一定不予受理。關于一年的時效問題,應理解為超過一年后,認定勞動保障部門如果不予受理,將不屬于行政不作為,但法律并未作出超過一年就不可以受理的規定。
從保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角度來看,用人單位和勞保部門都應對超時限的申請作出受理和認定。
工傷認定途徑有兩種,一是用人單位在事發之日起一個月內申請認定,二是勞動者在事發之日起一年內申請認定。一旦單位沒有申請,勞動者一定要及時申請,莫超期限,否則無法實現工傷賠償。如果的確超過了期限,那么工傷賠償的途徑就行不通。這時怎么辦?
換種思路,從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的角度要求賠償。人損的訴訟時效也是一年,但起其起點一般從治療終結,或傷殘鑒定結束后開始計算,而工傷的一年是從事發之日計算。因計算起點不同,會出現工傷一年已過,而人損一年還沒有屆滿的局面。所以超過工傷認定時效,可以從人損角度進行補救。
工傷認定的時限是多久?法律對此有明確的規定,針對不同的申請主體,規定的認定時限不一樣。而超過工傷認定時效一年怎么辦?對于這些問題,上文都有十分詳細的描述,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您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如果您遭遇了工傷事故,一定要及時申請工傷認定,以便及時獲得工傷賠償和救濟,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工傷認定的費用應該由誰來承擔
申請工傷認定的材料是什么
對工傷認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鼻子整容失敗怎么鑒定傷殘
2020-11-07公安局立案程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5輕微傷鑒定標準流程有哪些
2021-02-14房產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2020傷殘等級評定標準賠償
2020-11-11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保險公司財產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7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排除妨害
2020-12-21土地出讓金繳納規定
2021-02-23新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為原則的
2021-03-22宅基地拆遷院子也會補償嗎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