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犯拒執罪可以判幾年
我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1、犯罪主體
拒不執行裁判罪是一種特殊主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三、四、五條的規定,有以下三種:①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即由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規定的曾有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自然人。②被執行人是單位的,追究的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這些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本罪的主體。③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妨礙執行和拒不執行的行為人。這種人,因其不是被執行人,而是案外人教唆被執行人或與被執行人事先通謀策劃,事后共同參與并實施了拒不執行法院裁判的行為的,應認定為共犯。
2、犯罪客體
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審判機關裁判和執行的權威。人民法院是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審判機關,所作出的裁判一經生效就具有強制力,負有履行義務和協助執行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執行。被執行人拒不執行,直接損害人民法院裁判和執行的嚴肅性,嚴重影響了法院裁判權威和執行權威,在破壞了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的同時;間接損害了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國家利益。
3、主觀方面
直接故意表現為行為人明知人民法院判決、裁定已經生效,必須執行,在有能力執行的情況而故意拒不執行,希望通過拒不執行的犯罪行為,使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無法得到執行,以滿足自己或單位的非法利益。
4、客觀方面
表現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其情節嚴重。“有能力執行”是指根據查實的證據證明,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具有實施特定行為義務的能力。
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但是,如果沒有達到情節嚴重,則不構成本罪。也就是說,情節是否嚴重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罪與非罪的分水嶺。另外,本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要求“明知”是生效判決、裁定而拒不執行。
怎么申請拒執罪,怎樣構成拒執罪?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在我國關于拒執罪可以追究幾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進城買房會被認定為空掛戶嗎
2021-01-03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公司股權轉讓怎么交稅
2020-12-14沒有借貸憑證可以向法院提起借貸訴訟嗎
2020-12-03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欠錢被起訴房子能正常過戶嗎
2021-02-06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