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家給消費者造成損失怎么賠償
依據消法規定,消費者可以根據情況,向銷售者或者生產者要求賠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消費者協會投訴,必要時可以到人民法院訴訟解決。
消費者投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投訴人;
(二)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二、經營者的欺詐行為包括哪些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1、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3、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4、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5、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7、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8、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9、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10、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11、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12、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13、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商家給消費者造成損失怎么賠償?在商家給消費者帶來損失之后,如果商家不肯賠償,消費者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積極去維權。商家給消費者造成損失之后,消費者要求賠償但商場不愿意,消費者要維權這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起訴狀
2020-11-15淺論刑事賠償范圍的擴張
2020-12-31輕微交通事故起訴律師費誰給
2020-11-14多人出資成立的公司性質是什么
2020-12-15股權激勵無償是否交稅
2021-03-10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自書遺囑與代書遺囑的有效要件
2021-02-03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農村集體土地對外承包合同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0國有土地出讓必須凈地嗎
2021-02-14土地流轉有哪些常見方式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