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是一種介于管制和有期徒刑之間的刑事處罰,當然這也是人身刑中的一種。一般對于那種犯罪比較輕微,同時人身危險性和社會危害性都不是很大的罪犯做出,但前提是構成的罪名有拘役的量刑規(guī)定。但是這個拘役可以緩刑嗎?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你做詳細解答吧。
一、拘役可以緩刑嗎?
我國刑法第72條規(guī)定:“對于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jù)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jié)和悔罪表現(xiàn),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第74條規(guī)定:“對于累犯,不適用緩刑。”據(jù)此可知我國刑法中緩刑的適用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適用的對象必須是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這可以說是緩刑適用的前提條件,不具備這一條件,緩刑的適用于就會無從談起。對此筆者認為應明確兩點:
1、必須是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可以考慮適用緩刑。其他主刑,如超過3年的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都不能適用緩刑,因為處這些刑罰的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都是嚴重犯罪;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由于不被關押,放在社會上一樣可以對其進行考察,沒有必要適用緩刑;對于附加刑,不管是獨立適用,還是附加適用,都不適用緩刑。
2、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宣告刑,而不是法定刑。其一,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法定刑幅度比較大。絕大多數(shù)犯罪都掛有多個刑種或跨有較長刑期,如果依法定刑為準,就會使緩刑的適用范圍大大減少,不利于緩刑的積極作用的發(fā)揮。其二, 依宣告刑為標準,更能體現(xiàn)緩刑的要求,實現(xiàn)緩刑的積極作用。宣告刑較法定刑而言,更能體現(xiàn)具體犯罪的個性差異,因為宣告刑是法官在綜合考慮被告人的犯罪的客觀危害及人身危險性的基礎上而綜合具體案情得出來的。緩刑適用的依據(jù)是在考慮犯罪客觀危害的同時,更加注重犯罪人主觀惡性的大小。如果犯罪人主觀惡性較大,再次犯罪的危險性很強,法官就會在法定刑幅度內(nèi)處較重的刑罰,反之,就會處較輕的刑罰。
二、緩刑適用的標準是什么
適用的標準必須是根據(jù)“犯罪情節(jié)”、“悔罪表現(xiàn)”,犯罪分子“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緩刑適用的實質(zhì)條件。某一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并不一定必然會引起緩刑的適用。只有當他具備適用緩刑的實質(zhì)條件時,才會被適用緩刑。如何理解“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只能從犯罪情節(jié)、悔罪表現(xiàn)這兩個方面來把握。
1、犯罪情節(jié)是“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客觀標準
犯罪情節(jié),通俗地講,就是關于犯罪的各種事實情況。作為判斷行為人是否“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從而決定緩刑適用的犯罪情節(jié),筆者認為,應以直接反應犯罪行為客觀危害情況的各種事實情況為準,不宜包括犯罪成立后,行為人的各種表現(xiàn)。換言之,這里的犯罪情節(jié)應是側(cè)重于實施犯罪行為時及其以前行為人的各種主、客觀事實情況,包括犯罪時間、犯罪地點、犯罪對象、犯罪手段、犯罪目的、犯罪動機、犯罪危害、犯罪數(shù)額等等。這里的犯罪情節(jié),不管其內(nèi)容是表現(xiàn)主觀方面的問題還是反應客觀方面的問題,都是客觀存在事實情況,是已被固定下來的,易于把握的客觀情況。此時的犯罪情節(jié),可以說是判斷“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客觀標準。
2、悔罪表現(xiàn)是“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主觀標準
對犯罪分子適用緩刑時,還要注意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現(xiàn)。罪犯的認罪及悔罪表現(xiàn),反映了被告人歸案后的主觀惡性程度及認罪態(tài)度的好壞,被告人認罪,不僅如實交待自己的罪行,而且還積極檢舉他人的犯罪事實,同時被告人在交待了全部的犯罪事實后,陳述自己所犯罪的事實,主動采取措施減少、彌補或者挽回其所犯罪行所造成的損失,并在內(nèi)心深處深刻認識所犯的罪行,有真誠的自我譴責、反省等才算是悔罪的表現(xiàn),這也是在審判實踐中應注意和把握的標準。
判斷行為人是否“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必須堅持客觀標準與主觀標準的統(tǒng)一,注意防止走向極端。《刑法》第72條規(guī)定,根據(jù)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jié)和悔罪表現(xiàn),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由此可見,緩刑適用中“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標準的認定,是以被告人的犯罪情節(jié)和悔罪表現(xiàn)為依據(jù)的。但是,被告人的悔罪表現(xiàn)是其在犯罪后對自己所犯罪行悔悟的具體表現(xiàn),是一種主觀意識,而犯罪情節(jié)則是由被告人的動機、目的、手段、后果等諸方面來決定的,顯然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客觀真實性。因此,在適用緩刑時,首先應當考慮的是犯罪情節(jié),其次才是悔罪表現(xiàn)。過分強調(diào)悔罪表現(xiàn)在適用緩刑中的作用是非常不妥的。在考察“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時,要反對兩種不良傾向:一是唯客觀表現(xiàn)論。不顧犯罪人主觀上是否悔罪,被犯罪人一時一事的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而適用緩刑。二是唯主觀表現(xiàn)論。只要犯罪人主觀上有悔罪表現(xiàn),無視犯罪客觀行為危害程度而一味地適用緩刑。在犯罪情節(jié)、悔罪表現(xiàn)與“確實不致危害社會”的關系中,“確實不致危害社會”是核心,犯罪情節(jié)與悔罪表現(xiàn)是“兩個基本點”,是認定被告人適用緩刑后是否不致危害社會的客觀基礎。
主要是被判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也就是說在滿足其他條件的情況下,罪犯被判拘役一般是可以適用緩刑的。至于適用緩刑還需要滿足什么條件,上文中也做出了介紹,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yè)律師。
拘役的期限是多久?
拘役應該在哪執(zhí)行
判處拘役由誰執(zhí)行,拘役可以保釋嗎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軌離婚怎么判
2020-11-27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1-09違法征地政府敗訴會被追責嗎
2021-02-09職業(yè)病鑒定流程是什么
2020-11-11中外合資有私營企業(yè)嗎
2021-03-18留置人員看護屬于什么
2020-11-30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chǎn)怎么分配
2021-01-21脅迫協(xié)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家庭財產(chǎn)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正確理解保險經(jīng)紀、保險代理
2020-12-22公司拆遷補償費要交多少稅
2021-01-03租房遇拆遷如何安置
2020-11-11拆遷安置房到否能夠進行買賣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