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案件,法官在最后判刑的時候,往往會同時對罪犯適用緩刑,但有一些案件中卻不會。一般律師在辯護的過程中如果條件符合的話,其實都是會為被告人爭取緩刑的。那這里適用緩刑需要什么條件才行呢?要是你不清楚的話,可以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首先,犯罪分子被判處的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只要被判處的刑罰不是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刑期超過3年,就不符合適用緩刑的對象條件,不能適用緩刑。這是緩刑的對象條件。
第二,要看犯罪分子有無真實的悔罪表現,是否真誠悔過自新,只有真誠悔改自新,確有悔罪表現的才可以適用緩刑。被告人是正當防衛或者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的,喪失社會危害能力的聾啞人、盲人等殘疾人,犯罪中止的,在案發后主動投案自首的,主動交待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犯罪事實,主動檢舉揭發他人犯罪經查證屬實,或者提供主要線索得以偵破其它重大案件的,或者被抓捕歸案后能坦白交待犯罪事實,對自己的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有充分認識,真誠表示悔過自新,真誠表示今后不再危害社會等行為都應當視為確有悔改表現,符合適用緩刑的主觀條件。
第三,是根據被告人犯罪情節,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的,這也是實踐中最難把握最容易出現問題的要素,對于適用緩刑后是否還能再危害社會應進行全面綜合分析審查判斷,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犯罪分子的犯罪動機是否鄙劣、犯罪手段是否殘忍奸詐、是否是偶犯、初犯或者連續犯等犯罪要素分析判斷他們犯罪的主觀惡性的深淺程度,以及是否容易改造,根據在共同犯罪中是否居于主犯、從犯或者脅從犯地位、犯罪后對危害后果的認識等分析判斷犯罪的社會危害。只有全面綜合分析確實認為適用緩刑不至于再危害社會的方可宣告緩刑。對此可以稱之為適用緩刑的社會條件。
第四,犯罪分子必須不是累犯。《刑法》第74條規定,對于累犯,不適用緩刑。這是因為累犯受過刑事處罰,仍不思悔改,在釋放或者赦免后較短的時間內又犯新罪,足以表明這種犯罪分子惡習難改,甚至是屢教不改,具有較大的人身危險性,放在社會上難以防止其再次危害社會。這也是適用緩刑的對象條件。
實踐中如果被認定屬于累犯或者犯罪集團的首要犯罪,這個時候即使符合了法律中規定的緩刑條件,也是不能對其適用緩刑的。這可以說就是適用緩刑的限制規定了。而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請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累犯是否適用緩刑
取保候審后判緩刑的機率多大
無期徒刑有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章建筑抵押有效嗎
2020-12-07抵押
2021-03-17現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費嗎
2021-02-16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保險法調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追償的
2021-01-03發生造成財產損失的事故后應如何處理
2020-11-28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
2020-12-31林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01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概念及條件是什么
2020-12-09新農村建設拆遷補償時,是按面積補償還是人口補償
2020-12-07房地產企業對拆遷補償款如何進行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