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八)將原來刑法規定的“強迫職工勞動罪”改為“強迫勞動罪”,強迫勞動罪即以暴力、威脅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強迫他人勞動的行為。那么在具體實踐中,強迫勞動罪怎么認定,我國法律中又是怎么對強迫勞動罪量刑標準做出規定的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強迫勞動罪怎么認定?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勞動者的人身自由權和休息休假權利。
根據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關系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基于勞動合同所確立的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一種社會關系,其雙方地位平等。強迫職工勞動的行為,侵犯了職工的人身自由權利和休息休假權利。侵犯的對象,包括與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用人單位違反勞動管理法規,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強迫職工勞動,情節嚴重的行為。這里的違反勞動管理法規,是指違反我國《勞動法》及其相應的法律法規。認定客觀方面要注意三點:
1、是必須表現為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這是構成本罪的前提條件;
2、是強迫勞動,其表現形式有:以毆打、沒收押金和集資款強迫勞動,強迫超體力勞動,強迫長時間勞動,強迫勞動不給報酬或少給報酬等;
3、是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這是罪與非罪的界限之一。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用人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這里的“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的規定是指雇傭職工為其勞動的企業或者個體經濟組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違反勞動管理法規會產生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危害后果,但仍以暴力、威脅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強迫他人勞動。
二、強迫勞動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以暴力、威脅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強迫他人勞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明知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為其招募、運送人員或者有其他協助強迫他人勞動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在實踐中,要判定某一行為構成強迫勞動罪,必須具備上述構成該罪的四個犯罪要件,只要有一個犯罪要件不符合,強迫勞動罪就不成立。例如,如果是機關、事業單位或團體強迫職工勞動的,就不應以強迫勞動罪論處,因為該罪的犯罪主體必須是“用人單位”的責任人員。
?犯罪人什么時候可委托辯護人
?一般刑事犯罪記錄是什么,能夠撤銷嗎?
?如何認定共同犯罪成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機關調查過程中,被調查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0-11-29人身損害賠償如何區分農村和城鎮
2021-01-25合同內容要與發票內容一致嗎
2021-01-28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2021-02-12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保險網簽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投保人是什么意思,成為投保人有哪些條件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