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勞動者受傷之后沒有進行法律規定的工傷鑒定就只能自己承擔所有的治療及其他費用,但是工傷的勞動者積極進行鑒定是一件好事的同時也可能會讓許多并不能稱之為工傷的情形擾亂了正常的鑒定秩序,下面一起來看看2018工傷鑒定標準是什么?
一、2020工傷鑒定標準是什么?
認定工傷的七種法定情形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二、視同工傷的情形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視同工傷的情形有三種: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中認定工傷的四種情形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以下四種情形可認定為工傷:
(一)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受到傷害,用人單位或者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沒有證據證明是非工作原因導致的;
(二)職工參加用人單位組織或者受用人單位指派參加其他單位組織的活動受到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內,職工來往于多個與其工作職責相關的工作場所之間的合理區域因工受到傷害的;
(四)其他與履行工作職責相關,在工作時間及合理區域內受到傷害的。
所有受傷的勞動者不能僅靠自己受傷的事實就直接向單位索要賠償,單位作出的賠償決定也會影響其經營成本問題,所以只有符合鑒定標準的工傷情形得到賠償才是最合理的。
做工傷鑒定多少錢
申請工傷鑒定的時間是多久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工傷鑒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典婚姻編草案二審新變化
2020-11-17三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2021-03-17國家賠償能否進行協商
2021-03-05遺失他人獎章和榮譽證書是否侵犯榮譽權
2020-12-17哪些婚姻關系視為無效婚姻
2021-02-21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模板
2020-12-10土地流轉的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2對拆遷補償方案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14拆遷款都是給戶主一個人的嗎
2021-01-04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有哪些規定
2021-02-14城市房屋拆遷有哪些補償項目
2020-12-29征收拆遷中涉及的行政訴訟問題
2021-03-06動遷流程時間是多久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