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犯罪了,就需要根據《刑法》中的規定對行為人進行量刑處罰,但在有些情況下,即使行為人犯罪,那此時也是需要免除對其的處罰的。這要求符合規定的情節才行,究竟刑法免除處罰的情節包括了那些呢?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刑法免除處罰的情節包括了哪些
免除處罰情節,是指對犯罪分子作出有罪宣告,同時根據刑法規定據以免除其刑罰處罰的情節。它是以行為人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為前提的,只是由于具有法定免除處罰的情節,才免除其刑罰處罰。這與刑法第13條但書規定的不認為是犯罪有原則區別,后者是不構成犯罪,根本就不存在免除刑罰問題。
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依照刑法第37條的規定,在判決免予刑事處罰的同時,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采用非刑罰的方法處理,即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人民法院交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二、減輕處罰的情形有哪些
我國《刑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本應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這個幅度內量刑處罰,因其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應當減輕到較輕的另一幅度,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內量刑處罰。此處的以下不應當包括本數三年。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于如何理解和掌握在法定刑以下減輕處罰問題的答復》中認為:在法定刑以下減輕處罰,應是指低于法定刑幅度中的最低刑處罰。也說明了以下不包括適用幅度的上限本數。如果包括本數,對某甲可以判處三年有期徒刑,這個三年是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內量刑處罰,還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這個幅度內量刑處罰,不明確,難以讓人認為法院是在法定刑以下量刑處罰。因此,從立法角度看,在法定刑以下減輕處罰,本意應當是在適用幅度內偏二上限本數量刑處罰,方能充分體現已對被告人減輕處罰。雖然《刑法》對此沒有詳細鋇定,但被告人具有減輕處罰情節,法官在量刑時一定要體現減輕處罰的立法本意,才能使被告人心服口服,案外人明明白白。
但由于具有其他的情節,因此需要對其免除刑事處罰,這與不構成犯罪不進行處罰是兩回事,大家一定要區分清楚。而除了免除處罰外,在訴訟過程中可以聘請律師來進行辯護,看是否能夠減輕處罰。以上就是律霸小編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整理出來的內容,希望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
最新打架斗毆的處罰規定
行政處罰告知書是怎樣的
肇事司機開車撞人后逃逸的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都援助哪些對象
2021-01-19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討回債務
2020-11-12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勞動仲裁能保全公司財產嗎
2021-01-26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2石泉地方政策對土地林地流轉侵權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1-02-13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