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標準是多少?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二、企業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經濟補償金中的工資基數是什么?
關于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問題,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第11條規定:“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而對于上述條款中的“工資”的范圍,按照《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的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予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在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這一問題上,最容易引發混淆和糾紛的地方常見于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否包括加班加點勞動報酬的問題。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支付給職工的加班加點勞動報酬屬于工資的組成部分,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應包括加班加點的勞動報酬。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訂立后,就可能因為特殊情況發生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單位先提出解除的,經過雙方協商同意,可以辦理離職手續,單位要支付經濟補償金。按照職工在單位的工作年限,比如五年就支付五個月工資,這個工資是平均月工資。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合適的律師該怎么解聘呢
2021-01-29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撫養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保險報警但是未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12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4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B)范本
2021-03-04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司法解釋
2020-12-09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如何寫荒地承包合同
2020-12-23企業拆遷補償申請報告
2021-01-17